-
日期: 2025-04-18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肆川大學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網頁顯示,曾在美國能源部頂尖實驗室供職的資深科學家伊守亮已離開美國回國,今年3月開始擔任肆川大學海納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領導壹個綠色碳分離技術創新團隊。
香港《南華早報》4月18日注意到,中美緊張局勢升級之際,伊守亮成為最新壹位從美國回國的科學家。他曾在美國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NETL)擔任首席科學家和項目負責人。目前尚不清楚他離職的具體情況。
根據肆川大學網站描述,伊守亮有著多個頭銜:肆川大學海納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天府永興實驗室高端引進人才,肆川大學綠色低碳分離技術與CCUS創新團隊負責人,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入選者,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自2018年5月至2023年6月,伊守亮擔任NETL資深科學家、項目負責人。此後,他出任美國可持續膜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壹直到今年3月加盟肆川大學。NETL是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壹個多功能實驗室,擁有百年歷史,負責能源領域和與能源有關的環保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項目。
眼下,伊守亮領導著肆川大學綠色低碳分離技術與CCUS創新團隊,聚焦先進分離技術與工程、高性能膜材料及多孔功能材料、碳捕集轉化、儲能與氣體分離、離子選擇性分離等前沿領域。
作為項目負責人,伊守亮主持承擔相關國家級科研項目,長期致力於先進碳捕集利用、綠色分離技術與工程等化工、能源、環境前沿領域研究,研究側重於為關鍵能源密集型分離創造可持續解決方案,包括點源碳捕集(PSCC)、贰氧化碳去除(CDR)、碳捕集利用壹體化技術(ICCU)、氫氣分離、生物煉制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關鍵礦物回收、可再生能源生產以及其他具有挑戰性的氣體/液體分離。
圍繞環境功能材料的構效關系,伊守亮在碳捕集轉化、高性能分離膜、新型多孔吸附材料、超高選擇性膜法天然氣脫硫脫碳等領域,取得了壹系列突破性科研成果。
此外,他還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Materials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100多篇同行評審學術論文,擔任多個國際著名期刊副主編,以及多家國際期刊顧問/編輯委員會委員。
伊守亮在膜材料和分離科學領域擁有12項專利(美國、中國和PCT專利),並獲得諸多獎項,包括愛思唯爾(Elsevier)工程前沿傑出青年科學家獎(2022年),氣體科學與工程傑出科學家獎(2023),英國化學工程師協會碳捕集科技傑出學者獎(2023),第叁屆國際碳捕集科學與技術大會碳捕集傑出成就獎(2024),美國化學會工業與工程化學研究(Iamp;ECR)最具影響力學者獎(2024),全球華人化工學者學會國際傑出青年化學工程師獎(2024)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