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19 | 來源: 聯合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全球民航飛行安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SkAI Data Services和蘇黎世應用科學大學數據顯示,2024年遭遇GPS欺騙攻擊的民航班機數量激增,全年高達近30萬架。
GPS欺騙攻擊遽增 俄羅斯、中東、黑海是幹擾熱點 制表/蔡佩蓉 圖/聯合報提供
2024年攻擊激增主要與軍事沖突密切相關,中東地區、黑海、俄羅斯等地是幹擾熱點,亞洲則以緬甸與韓半島最為嚴重。GPS幹擾雖已存在多年,但如此大規模的GPS欺騙攻擊是更新、且更令人擔憂的現象,比幹擾更具危害性。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幹擾如何運作 制表/蔡佩蓉 圖/聯合報提供幹擾是讓GPS無法使用,但欺騙會向系統提供錯誤數據,直接破壞系統、影響機師判斷,對飛航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攻擊位置落在台海 GPS欺騙會混淆機師、執行錯誤操作
GPS欺騙指以偽造的假訊號,包括位置、時間,來蒙蔽全球定位系統,借此混淆來犯的無人機或導彈。對民航而言,機師可能因此無法正確判讀高度、通訊異常,或偏離路線、誤入危險領空,也可能觸發近地警告系統(GPWS)等關鍵系統的錯誤警報,使飛行員在無實際危險時執行不必要的緊急操作,長期下來恐削弱飛行員對安全系統的信任。
美國航空就曾遇類似情況。去年3月,壹架波音客機飛越巴基斯坦上空時,明明位於3萬2000英尺,機艙內卻不斷響起“高度過低”的警告;當時機師知道這是電腦誤判,未受影響,但若類似警報出現在飛行員同時應對其他技術故障或緊急狀況時,恐增加判斷與操作失誤風險,引發更大危機。
去年12月16日,台灣附近偵測到的GPS欺騙攻擊事件,約影響5到6架飛機,但因影響架數還未多到足以辨識、定位幹擾信號的來源,目前尚無法確認攻擊來自何處。從SkAI Data Services的即時追蹤地圖上觀察,攻擊訊號發出的位置落在台灣海峽,影響當時正在台海上空航行的班機。
盡管多數現代客機還有其他設備來確定其位置,包括慣性導航系統(INS)、測距儀(DME)等,但英國網絡安全公司Pen Test Partners創辦人蒙羅(Ken Munro)指出,GPS欺騙不會直接導致飛機墜毀,而是帶來壹些小混亂,“但當這些混亂壹個接著壹個,最終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GPS幹擾、欺騙 常被中俄用作灰色地帶戰略
除了戰爭因素,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許智翔指出,GPS幹擾和欺騙也是各國常見的灰色攻擊手段,在軍事上有其價值,因許多武器都仰賴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PNT),中國、俄羅斯就很常用,例如烏克蘭戰爭爆發前,芬蘭和瑞典這兩個親北約的中立國家只要參加北約軍演,俄羅斯就會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發動大規模GPS幹擾,來表達不滿。
中國也會利用GPS攻擊進行灰色地帶行動。近年來,中國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日益增多,其軍艦被指控對區域內的GPS訊號進行幹擾,進而影響民用與軍事航行安全。隨著這類行動愈來愈頻繁,未來台灣在應對中國可能發動的電子戰威脅時,將面臨更大挑戰,若中國在台灣周邊升級沖突,GPS韌性與防御能力是否足以應對幹擾將是壹大隱憂。 沒有單壹解決方案 航空業須靠叁方法應對GPS欺騙攻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