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0 | 來源: DW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劍橋團隊在系外行星K2-18b上發現地球之外還有生命的“最強有力證據”。盡管離“發現外星生命”仍需更多驗證,這壹突破卻已被譽為“革命性的時刻”科學家敦促公眾對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保持耐心。
雖然人類壹直在尋找地外生命,但實際上,人類迄今尚未對“生命”本身有壹個普遍接受的定義。
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周叁(4月16日)表示,他們在壹顆位於太陽系之外的巨大行星上發現了迄今為止存在生命跡象的 “最強有力證據”。
“我們目前發現的,是太陽系外可能存在生物活動的線索,”劍橋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尼庫·馬杜蘇丹(Nikku Madhusudhan)表示。
馬杜蘇丹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探測到某些氣體的化學指紋——這些氣體在地球上僅由生物過程產生——是首次發現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外星世界的線索。
“這是壹個革命性的時刻。”他發布會上說道。
可能存在生命跡象的系外行星K2-18b
該研究團隊同時呼吁謹慎對待此次發現,強調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發現了真實存在的生命體,還需要進壹步的觀測以明確當前所見到底為何。
這項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快報》(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的研究指出,研究人員在壹顆距離地球約120光年的行星上發現了可能的“生物特征”——即壹種指示生物過程存在的跡象。
這顆名為K2-18b的行星,其質量約為地球的8.6倍,直徑約為地球的2.6倍。曾有研究將其成為“超級地球”或“放大版地球”。
科學家此前已經在這顆系外行星(即圍繞太陽系之外恒星運行的行星)上探測到含碳分子,包括甲烷和贰氧化碳——這些碳基分子是生命的基本構件。
此前研究曾指出,K2-18b可能是壹顆“Hycean行星”(hydrogen-ocean planets 氫氣海洋行星)——這類行星可能擁有富氫大氣層和被海洋覆蓋的表面。
化學線索
K2-18b是壹顆罕見的系外行星,其繞恒星運行的軌道處於所謂的“宜居帶”——既不太熱也不太冷,從而可能存在液態水,這被視為生命存在的關鍵因素。
天文學家通過觀測這些遙遠的系外行星在穿越其母星前方時的大氣光譜,分析氣體分子是如何阻擋穿過其大氣層的光線來獲取數據。
2023年,韋伯望遠鏡首次在K2-18b的大氣中探測到甲烷和贰氧化碳,這是在宜居帶系外行星上首次探測到此類碳基分子。
同時望遠鏡還探測到壹種叫做贰甲基硫(DMS)的化學物質的微弱信號。這促使科學家於壹年前再次將韋伯望遠鏡對准該行星,這壹次使用中紅外儀器觀測不同波長的光線。
這次,他們發現了更強的化學信號,盡管尚未達到科學家在統計學上所需的“伍西格瑪” 顯著性閾值(即Five sigma 99.99999%)。
但即使未來取得了“伍西格瑪”結果,也並不必然意味著該行星上真的存在生命。
比如去年,科學家在壹顆彗星上發現了贰甲基硫的蹤跡,表明它也可能通過非生物過程產生。
然而,馬杜蘇丹指出,在K2-18 b上觀測到的DMS濃度似乎比地球上高出數千倍,強烈暗示其或具有生物起源。
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周叁(4月16日)表示,他們在壹顆位於太陽系之外的巨大行星上發現了迄今為止存在生命跡象的 “最強有力證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