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0 | 來源: AI未來指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期,騰訊科技和《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展開了壹場深度對話:
對談尤瓦爾·赫拉利:人類對秩序的渴求先於真相,是互聯網和AI控制個人的首要原因
在對話中,赫拉利著重探討了人工智能對個體決策的潛在影響,表達了對技術被少數人掌控的憂慮。
然而,最新研究顯示,AI的威脅已遠超赫拉利的預判。2024年4月發表在arXiv預印本平台的“SocioVerse”研究論文揭示了壹個更為嚴峻的現實:AI技術已突破個體影響的邊界,邁入群體操控的新階段。
這項由復旦大學主導、聯合上海創新研究院、羅切斯特大學、印第安納大學以及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小紅書共同完成的研究,通過構建壹個基於1000萬真實用戶數據的社會模擬系統,展示了AI不僅能夠理解和影響單個個體,它還可以操控成千上萬的人,甚至預測並潛在地塑造整個社會的集體行為。
這種從微觀個體到宏觀社會的技術躍遷,讓赫拉利的擔憂顯得幾乎過於保守——我們面臨的風險遠比他當時預見的要嚴重得多。
如果說赫拉利擔憂的是AI成為精通心理學的個人操縱者,那麼“SocioVerse”則表明,AI正在演變為洞悉社會規律的超級架構師——壹個能解碼社會結構、預判群體動態,並可能改寫社會運行邏輯的數字巨靈。
這壹技術躍遷將AI風險從微觀個體層面提升至宏觀社會維度,其潛在沖擊的深度與廣度,遠超我們此前的想象,其潛在後果之深遠令人戰栗。
SocioVerse:數字孿生社會背後的神秘面紗
SocioVerse意圖構建壹個前所未有的系統:壹個能夠模擬和預測真實人類社會行為的完整數字世界。
回溯至贰拾世紀中葉,社會學理論奠基人亨普爾和歐本海默就曾預言:真正的因果解釋必須建立在社會現象的可預測性基礎上。此後的多年間,盡管計算社會學不斷發展,但傳統社會模擬技術始終面臨根本性局限——它們要麼過度簡化社會復雜性,要麼與現實世界嚴重脫節,無法捕捉瞬息萬變的社會動態、多元群體的行為差異,以及微妙的人際互動機制。
SocioVerse的誕生徹底改寫了這壹局面。這個系統不再是對社會的粗糙模仿,而是壹個具備高度保真度的數字鏡像。
通過整合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它實現了對社會系統的全要素建模,包括:
●動態演化的社會環境
●具有獨特行為模式的個體
●復雜的社會互動網絡
●微妙的信息傳播機制
這壹突破使得SocioVerse超越了傳統社會模擬的范疇,成為首個能夠與現實社會保持同步演進的數字孿生體。其建模精度和系統完備性,標志著計算社會學研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用1000萬個虛擬人,構築壹個流變真實的世界
之所以SocioVerse算是能模擬這個社會的項目,是因為它確實建構了壹個能“以人類社會的方式運行”的社會模型——壹個具備時間性、個體性、情境性、互動性與變遷性的系統。這使它不僅能模擬社會行為,還能模擬社會變遷。
在大多數社會學入門課程中,教師總會畫壹張簡單的圖:壹些點(個體)和連接這些點的線(關系)。但這張圖從來沒有告訴我們,壹個人為什麼轉發了某條微博、為什麼開始焦慮地關注房價,或者,為什麼在看到“AI裁員”的新聞時,忽然改變了對技術的態度。-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