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2 | 来源: 华尔街日报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本月美中关税战迅速升级之际,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号召国民做好与美国打持久战的准备,中国领导人誓言将赢得这场斗争。
《人民日报》一篇头版评论文章称:“美滥施关税将对我造成冲击,但‘天塌不下来’。”文章表示,中国是强大的,相信有党的领导,“我们一定能够化危为机。”
随着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领导层正动员全国团结起来支持国家的立场,这一策略旨在将中国的许多经济问题归咎于美国。
这种做法可能有助于增强中共及其领导人习近平的权力,但也可能适得其反。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政治学者庄嘉颖(Ja Ian Chong)说:“这有点像一把双刃剑。”如果主要目标是在面临困难时为中共争取政治支持,但如果局势仍未有改善,“那么中共就会受到指责。”
中共领导人暗示将与美国展开一场持久且可能痛苦的较量。他们表示,美中摊牌已经酝酿了近十年,始于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第一任期,在乔·拜登(Joe Biden)担任总统期间继续,并在最近几周进一步升级。
最近的一些宣传甚至提到了朝鲜战争(当时中国军队支持朝鲜对抗美国支持的韩国),称当前的关税战不仅是贸易之争,也是意识形态的较量。
中国认为美国的举动是毫无根据的挑衅行为并决意展开反击,但其中也伴随着几大风险。
中国报纸刊登了北京方面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消息。图片来源:KYODO NEWS/ZUMA PRESS
首先,中国报复川普最初的高关税举措,招致美国进一步提高对华关税,这给正在艰难应对房地产市场下滑、公共债务不断增加和消费者信心疲软的经济增加了压力。
爱国热情也可能掣肘习近平与川普达成协议的能力,因为反美情绪可能促使中国官员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以避免给中国公众留下迫于压力退缩的印象。
最后,通过将贸易战塑造成意识形态的较量,中共将自身的政治正当性部分地押在了赢得与川普的这场斗争上。
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图片来源:SHEN HONG/ZUMA PRESS
乔治亚州立大学(Georgia State University)研究中国政治传播的副教授玛丽亚·列普尼科娃(Maria Repnikova)说,如果“美国根本不让步,而(中国)经济受到非常沉重的打击,公众真的会接受吗?”
即使是在川普最近加征关税之前,一些学术调查报告已经显示,在中国有多达75%的受访者对美国持负面看法。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中国人都支持与川普升级争端。随着中国官员誓言要“奉陪到底”,许多人对经济后果感到担忧。-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