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4 | 來源: 新京報書評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電影《黎明的壹切》近日在國內上映。《黎明的壹切》改編自瀨尾麻衣子的同名小說,故事裡,受經前綜合征(PMS,Premenstrual syndrome)困擾的藤澤美紗,和患有驚恐障礙的山添孝俊在壹家名為“栗田科學”的公司裡相遇。他們識別出了彼此身上的受困之處,開始了壹段超越浪漫愛情,卻相互幫助、溫暖的關系。
導演叁宅唱是繼是枝裕和、濱口龍介之後,又壹位在國際上聲名鵲起的日本導演,前作《你的鳥兒會唱歌》《惠子,凝視》等,都獲得廣泛好評。這部新片同樣載譽無數,被日本《電影旬報》評選為2024年拾佳電影第壹名。叁宅唱的目光壹直聚焦在相對邊緣的人物身上,初入社會的高中生,陷入瓶頸的中年人,聽障拳擊手......
叁宅唱曾在采訪中說:“在現實生活中,說話比較大聲或者說話比較多的人,更容易被注意到。沉默的人是類似於小透明的存在,往往會被忽視,但不等於他們的內心沒有任何變化,不等於他們是沒有感情、不去想問題的人。用藝術表現的手法聚焦這些人的內心,對我來說很有必要。比起‘沉默的人’,我覺得‘生活的觀察者’這個詞更適合描述他們。”
在《黎明的壹切》中,經前綜合征不僅關於身心困境,與經期的周期性節奏緊密相連,也構成了壹種循環的運作,被展現在銀幕上。人們的時間與各種忽快忽慢的節奏相呼應,形成壹種氛圍,與地球的晝夜自轉聯系在壹起。與影史上許多其他以疾病為主題的作品相比,叁宅唱探索出壹種新的講述方式:以更為廣闊的自然視角看待、呈現患病者所經歷的日常現實。還原他們作為人的獨立與尊嚴,不再將疾病作為奇觀。
撰文
邱文浩
疾病電影的倫理
我們曾於銀幕上看到過多少種疾病?
癌症、白血病、肺結核、心髒病、精神分裂、抑郁症、妄想症、阿爾茨海默症小兒麻痹……“疾病”作為人之生命不可回避的部分,構成了電影藝術反復講述的主題。在主流商業片的領域內,“疾病”的敘事往往與強烈的戲劇性聯系在壹起——愛與恨、恐懼與希望、求生與尋死、背叛與相助。“疾病”的敘事也牽涉著多種個人與社會議題——醫療改革、權責分配、欲望受阻、身份危機、存在焦慮……可以說,銀幕之上的疾病總是與人間悲喜的戲碼相伴相生。
然而,當觀眾為病危者的生離死別而落淚,為妄想者的癲狂犯罪而驚懼,抑或為受辱者的決絕復仇而快意時,某種關於疾病的偏見也經由強力的視覺媒介向現實世界傳播。患癌者常見於感人涕下的情節劇,抑或孤注壹擲的動作片;而官能失調者則常作為犯罪、或恐怖電影的反派出現。-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