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9 | 来源: 南风窗 | 有3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一碗均价32元的重庆小面,搅动了港交所的资本江湖。
2025年4月15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递交招股书,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
招股书显示,其2024年营收11.5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66.2%,净利润从亏损3597万元逆袭至6070万元。
华南理工三位校友,从外企辞职下海,以广州体育东路一家30平米的小店为起点,将面馆做到近30亿元估值。
华南理工三位校友,在广州天河区开出第一家遇见小面
创始人宋奇做过麦当劳的管培生,在聊起创业初衷时他曾公开表示,“当我在麦当劳炸下第一筐薯条时,就有以后创立中餐品牌,甚至挑战麦当劳的想法。”
然而,中式面馆赛道竞争激烈,先后出现过和府捞面、陈香贵等不同玩家。2024年中国中式面馆经营者排名里,前五大企业占整体市场份额只有2.9%。而排名第四的遇见小面,市场份额仅为0.5%。
资本想讲一个“中国麦当劳”的故事,但面对市场高度分散的现状几乎都“偃旗息鼓”,退守阵地。
以川渝风味起家的遇见小面,在白切鸡与肠粉的包围圈里,撕开一条资本化道路。这家被广东人吃上市的川渝面馆,能讲出“中国麦当劳”的新故事吗?
从炸薯条到卖小面
2014年,三位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宋奇、罗燕灵、苏旭翔在广州天河区开出第一家遇见小面。
彼时,广东餐饮市场充斥着粤式早茶与清淡汤品,这家主打川渝麻辣风味的重庆小面店显得格格不入。但创始人宋奇的目标却很大——他想打造“中国的麦当劳”。
这份野心的种子,早在宋奇在麦当劳炸薯条时就已埋下。作为香港(专题)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他曾在麦当劳担任管培生,又在百胜集团负责肯德基、必胜客的选址运营。
过往的工作经历让宋奇深刻认识到——标准化与供应链是连锁快餐的命脉。
在遇见小面的运营中,宋奇复刻了这套逻辑。从菜品研发、采购、供应链、选址建店到餐厅营运、训练、市场营销与品控,遇见小面的标准化做到了极致。他甚至将面的软硬程度与辣度口感,都精细化成为了详细的指标。确保全国各门店口味统一。-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