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4 | 來源: 小劇深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他們連我家地下室是什麼顏色都說出來了。”
“可是我家根本沒有地下室。
2018年那個夏天,朱軍可能永遠都不會忘記。當時他正按部就班准備錄制節目,完全不知道微博上正在掀起壹場針對他的風暴。
壹篇“小作文”如炮彈壹般,將他從“央視名嘴”打成人人唾棄的“偽君子”。
事情起源於壹個名叫周曉璇(網名弦子)的女生在社交媒體上的指控。她說肆年前在央視實習期間,朱軍曾在化妝間對她進行性騷擾。這篇長文像壹顆深水炸彈,瞬間引爆網絡。
當時正值國際MeToo運動風起雲湧,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將朱軍釘在了"性騷擾慣犯"的恥辱柱上。
短短24小時內,"朱軍滾出央視"的話題就沖上熱搜榜首,連他贰拾年前主持的節目都被翻出來逐幀解讀。
俗話說,世人只管看熱鬧,不論真假。
其實仔細看就能發現,那篇控訴文章裡藏著多處邏輯漏洞。比如提到目擊證人閻維文,後來被證實根本沒參與當期節目錄制;聲稱報警後警方沒處理,但實際調查顯示當天根本沒有報警記錄;最離奇的是詳細描述朱軍家的地下室,可央視家屬樓根本沒有地下戶型。
這些細節在當時的輿論狂潮裡,就像落入沸水的冰塊,瞬間消失無蹤。
正所謂:造謠壹張嘴,辟謠跑斷腿。
朱軍的應對顯得笨拙而傳統。他先是通過律師發表聲明,後來又接受組織調查,始終相信清者自清。
但輿論場不講證據鏈,只看情緒站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