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6 | 来源: 吴晓波频道 | 有1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总体而言,厂房成本并不高,人工成本虽高,在高关税下也还可以接受。换言之,能明确量化的成本都好办,难是难在那些不易量化,如效率、法律法规、产业集群度、供应链密集度等等。”
4月末,相较不少狂奔入暑的国内城市,美国洛杉矶则是少见的多雨天,略显湿冷。
这个美国西部最大的制造业中心,正迎来一波中国来客。
美国洛杉矶的工厂
“第一台设备已订,下个月中旬交付。回国订第二台和第三台设备。”
中年老梅的美国工厂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
3月下旬,他跑去洛杉矶考察美国市场和本土设备,已经待了一个多月,每天拜访两个客户。两天一箱油,一天要开出150英里以上。
老梅是一个缩影。比如,他在拉斯维加斯展会遇到的另一个东莞工厂老板,也是类似情况。
“我接触到不少国内工厂,很多都需要美国的生产线。”一位身处洛杉矶的华人李俊说道。
“圣地亚哥——这座靠近墨西哥边境的城市正在建厂,库房也正在被中国老板租下改造成工厂。”还有一位美国企业高管说道。
在中美“关税大战”的背景下,一股中国制造业老板赴美开厂的潜流,正在酝酿之中。
去洛杉矶办个“厂中厂”?
老梅是广东东莞一个从事软包装定制的外贸工厂老板,年销售规模在四五百万美元,有几十个员工,主要市场在美国。
这段时间,他基本敲定了与美国品牌客户合作建一个5000尺的工厂,从国内进口生产设备,在美国生产2—3款产品。
具体方案是:租赁美国品牌客户的场地,招工由对方负责,他负责薪水支付、设备、原材料,初步投资在几十万美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