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0 | 來源: 胡錫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巴兩國在短暫激烈對抗之後,於周六同意停火。這顯然不是印巴歷史上最嚴重的戰爭,但它絕對是兩國給世界帶來信息最多的壹場軍事沖突。
壹個更大關注點剛剛點著,正在震撼發酵,它就是殲-10C的機載霹靂-15導彈擊落多架法國“陣風”戰機,使這場沖突壹開始壹個多小時的空戰被廣泛看成中國武器系統與西方武器系統性能對比的測試。
圍繞武器對地緣政治影響的議論也夾雜其間。“這不只是壹場雙邊沖突,這是中國國防出口如何重塑地區威懾力的體現”,美國“保衛民主基金會”的壹名高級研究員表示。
CNN的評論寫道:巴基斯坦主要由中國提供武器,而印度(专题)壹半以上的武器來自美國及其盟友,這兩個鄰國之間的任何沖突實際上都可能是中國和西方軍事技術的攤牌。
伊斯蘭堡真納大學國際關系學者貝塔尼表示:“這次交戰代表著中國先進系統在作戰使用方面的壹個裡程碑。”
多倫多國防分析公司 Quwa Group Inc. 的創始人比拉爾·汗表示:“如果得到證實,那麼這表明巴基斯坦所擁有的武器系統至少在性能上與西方國家(尤其是法國)所提供的武器相比處於同等水平。”他還表示同意,如果確認擊落事件屬實,將大大促進中國國防工業的發展,並指出“中東和北非大國”可能會對此感興趣,因為他們通常無法獲得“最尖端的西方技術”。他列舉了阿爾及利亞、埃及、伊拉克和蘇丹等。
盡管目前印度仍未公開承認戰機被擊落,但是法國官員證實至少1架“陣風”被擊落,以及美國官員證實至少2架印度戰機遭到擊落。外界雖然仍就“擊落”的描述留有余地,但是絕大多數分析都以“假如得到確認”為前提,實際上各方已把擊落當事實來看待。
倫敦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研究員托拉斯特對《金融時報》表示,霹靂-15E導彈的使用可能“意義重大”。他說:“如果得到證實,我們現在就看到了中國制造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在超視距導彈上的演示,該技術已用於實戰。”
“沒有什麼比實戰更能起到宣傳作用了,”華盛頓特區史汀生中心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孫雲表示。“這對中國來說是壹個驚喜……結果相當驚人。”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巴中關系專家斯莫爾表示,“中國過去提供的很多東西都是低端產品——坦克、大炮和小型武器,”然而現在,巴基斯坦“正成為中國壹些新能力的展示平台”。
耶魯大學南亞研究講師蘇尚特·辛格表示:“這是中國軍事裝備首次與西方頂尖裝備進行對比測試……無論這壹切何時結束、以何種方式結束,最終結果都會告訴我們台灣(专题)局勢將如何發展,以及西方國防企業應該采取何種方式來應對中國大陸所展現出的低成本、高科技能力。”
《金融時報》的報道寫道,新德裡的壹位武官表示,中國西方競爭對手的國防武官們“不耐煩地”等待著印度分享殲-10C作戰模式下的雷達和電子特征,以便他們自己的防空部隊可以針對其進行訓練。
《金融時報》還說,對中國來說,這場小規模戰斗不僅考驗了飛機,也考驗了有源相控陣雷達。這場戰斗不僅檢驗了該系統搜尋威脅來源的能力,還檢驗了它協助導彈制導的能力。
巴基斯坦空軍作戰部副部長艾哈邁德表示,本周沖突中使用的導彈包括霹靂-15導彈。他說,這場長達壹小時的交火堪比“課堂教學”。
《日經新聞》的壹篇新聞描述了這兩天的戰斗和殲-10C擊落包括法國“陣風”在內的5架戰機,並且引述了巴基斯坦官員和學者對中國武器的大力稱贊。其中,伊斯蘭堡智庫的壹位學者表示,殲-10C的近期表現對確保巴基斯坦領空安全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認為,“中國的軍事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並已展現出優於歐洲系統的優勢,據報道,就連法國情報部門也承認了這壹點,特別是在擊落飛機方面。”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壹名博士後研究員表示,中國和西方的科技早已被拿來比較,但前者缺乏實戰經驗。他說,“(周叁的)事件表明了中國科技的價值,表明如果運用得當,中國科技可以媲美西方科技。”
《日經新聞》還援引專家的話說,“這不僅提升了中國武器的信譽,也增強了中國的心理和戰略地位。”
當然,也有為法國“陣風”戰斗機辯護的聲音。CNN報道說,壹些專家對這個問題持謹慎態度,並且認為“印度空軍在戰術和計劃上的失誤可能多於中國武器的所謂進步” 。保衛民主基金會的分析師辛格爾頓說,“如果關於印度損失多架戰機的報道屬實,這將引發關於印度空軍准備狀態的嚴重問題,而不僅僅是平台的問題。陣風是現代化的,但作戰涉及整合、協調和生存能力——而不僅僅是頭條新聞中的采購。”-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