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6 | 來源: 加西網 | 有4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加西網綜合)壹項新的研究報告警告稱,食用糙米可能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尤其是長期攝入過量的無機砷(inorganic arsenic)。該報告指出,即便是每周僅食用叁勺糙米,也可能增加腦損傷和癌症的風險。
(哈佛健康)
糙米含有有毒的砷
“健康嬰兒,光明未來”(壹個致力於嬰兒健康的壓力團體)的研究人員對從美國多個知名超市(如Trader Joe's、Whole Foods、Safeway)購買的200多種大米樣品進行了檢測,發現所有受檢大米均含有不同程度的無機砷((inorganic arsenic))。
無機砷是壹種對人體具有高毒性的重金屬元素,與神經發育遲緩、癌症和心髒病的風險增加有關。雖然所有種類的大米——包括糙米、白米、巴斯馬蒂米、壽司米和茉莉香米——均檢測出了無機砷,但糙米的砷含量最高。
研究結果表明,未煮熟的糙米每公斤含有201微克的無機砷,是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建議的每日安全暴露限量的40多倍。EPA推薦的每日暴露上限為每公斤體重0.06微克,意味著壹名體重8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砷攝入量不得超過4.8微克。為避免超標,成年人每天應避免食用超過23.9克糙米(約叁湯匙生米)。
糙米含砷量最高
總體而言,研究發現糙米含砷量最高,平均每公斤130微克。
砷含量第贰高的是來自意大利的Arborio米(意為燴飯米),其砷含量約為100微克。
白米的砷含量位居第叁,略低於每公斤100微克,其次是泰國香米,約為80微克。
印度巴斯馬蒂米和加州種植的壽司米的砷含量最低,平均約為60微克。
報告顯示,在所有大米品牌中檢測到的砷中,約有肆分之叁是無機砷。
無機砷與有機砷不同,後者通常較難被細胞吸收。無機砷可以通過暴露在污染環境中(如礦業活動、金屬冶煉、殺蟲劑使用等)進入食品鏈,尤其是水浸稻田中的大米,容易吸收並積累砷。
研究還表明,長期攝入無機砷可能引發心髒病,因其能引起血管和心髒炎症,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風險。美國環保署已經將無機砷列為“人類致癌物”。
清洗和烹飪有助於降低砷含量
好消息是,通過正確的烹飪方式可以減少大米中的砷含量。2019年的壹項研究表明,用大量水煮米飯,並在煮熟後將水瀝幹,可以去除大約66%的砷。如果用自來水清洗米粒,可以去除高達84%的砷。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消費者煮米時使用六到拾倍於米量的水,並在煮熟後徹底瀝幹。
報告作者建議,用壹鍋水煮米飯,每杯米加六到拾杯水,以去除大部分砷。- 溫哥華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