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1 | 來源: 軍武次位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期,被譽為“普京國師”的俄羅斯思想家亞歷山大·杜金在壹段視頻中罕見地對中國發出警告:“在台灣(专题)問題上,切莫重蹈普京2014年對烏戰略猶豫的覆轍”。他的核心觀點有贰:壹是戰爭時機至關重要,錯過“開戰的黃金窗口期”將付出慘痛代價;贰是不要高估己方能力、低估敵方韌性。這番“勸告”既頗具現實意義,也帶有深刻地緣政治意圖。
▲杜金在視頻中對中國發出警告
杜金認為,2014年烏克蘭“顏色革命”之後,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倒台,烏克蘭政局陷入混亂,是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手的最佳時機。彼時烏軍戰力薄弱、民心未定,俄軍若全面出擊,不僅能迅速控制局勢,還能借“合法總統請求援助”之名為行動正名。但普京最終選擇了有限幹預,僅吞並克裡米亞,放任烏東局勢醞釀多年,致使烏軍在西方扶持下迅速強化。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俄軍遭遇頑強抵抗,陷入曠日持久的戰事,損失慘重。杜金因此痛批普京“延誤戰機,錯失壹擊致命的時機”,這壹切,正是他對中國的“苦口婆心”。
杜金的警示放在中國當前的台海局勢中,確實值得深思。壹方面,中國大陸持續推進裝備與能力建設:福建艦即將服役、火箭軍部隊實戰化演訓、兩棲登陸體系與軍供後勤保障體系已具雛形,海空軍在台海方向上的訓練密度和復雜度不斷提高。無論是聯合火力打擊演練,還是對台“圍島封鎖”的戰術模擬,均體現了解放軍“打得快、打得贏”的目標導向。
▲圍台演習逐漸常態化
另壹方面,島內“台獨”勢力愈發猖獗。如今上任的賴清德當局毫不掩飾其“去中國化”“倚美謀獨”傾向,在政治、文化、軍事層面持續脫鉤。再加上美國“對台軍售常態化”“駐台培訓部隊”等動向,使得台海的軍事博弈成本持續攀升。如果坐視台獨繼續蔓延、美國援台機制不斷成型,未來大陸統壹台灣所需付出的代價恐遠超過今日。
因此,杜金的“時機論”在邏輯上並非空穴來風。他提醒中國要“選准那個無法回頭的節點”,在敵人完成武裝、戰略成型前發起先手,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與戰果。這番話,實際上是對中國當前對台政策“以和促統”的外壓倒逼。-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