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1 | 來源: 生物谷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當下這個生活節奏快、選擇繁多的時代,健身方式也令人眼花繚亂,從跑步、騎車、跳繩到健身操、擼鐵、攀岩,再到什麼新奇的匹克球、攻防箭、空中瑜伽等等,可以說,只要是有錢有時間,運動選擇之多足以讓人挑花了眼。
那話說回來,有沒有壹種簡單、實用、無需專業場地、不用昂貴裝備,甚至能融入日常生活的鍛煉方式呢?
答案就是最熟悉的“走路”!
步行,作為壹種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零門檻、低成本、高適配的運動方式,堪稱“平民健身法寶”!我們之前也發布了不少推文來安利這個接地氣的運動方式。
這不,科學界對步行這壹運動的探索又有了新的更新。就在上個月,來自英國格拉斯哥的科學家們在BMJ Heart雜志上發表了壹項大型隊列研究成果。這項歷時拾多年、涵蓋超過42萬人的研究,用嚴謹的數據揭示了:比起慢走,快走更有健身效果——不僅不會對心髒造成負擔,反而有助於降低心律失常風險,尤其是對於女性、非肥胖人群、年輕人以及已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快來看看,你是否也能輕松達到這個推薦速度~
研究背景以及意義
心律失常是壹類常見的心髒疾病,其中房顫是最常見的類型,其發病率在過去叁拾年裡翻了壹番,2019年全球房顫病例接近6000萬。
心律失常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突然心髒死亡、殘疾和死亡率的增加。鑒於早期檢測可以降低心律失常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識別和解決可修改的風險因素變得尤為迫切!
步行作為壹種簡單且易於獲取的運動形式,具有作為幹預措施的潛力。步行速度作為衡量身體素質和功能的壹個簡單指標,已被證明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關,但關於步行速度與心律失常關系的專門研究卻相對有限。
研究對象以及流程
本研究納入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的420,925名參與者,平均年齡為55歲,其中55%為女性。
圖1:自我報告的步行速度與所有心律失常事件的關系
步行速度評估:
自我報告:參與者根據自身感受將步行速度分為“慢”(
加速度計測量:其中81,956名參與者佩戴了加速度計,客觀記錄了他們的步行速度和時間。
隨訪時間:平均隨訪13年,期間記錄了心律失常的發生情況。-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