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3 | 来源: 美国之音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为什么在1989年4月北京政治气氛极为紧张的时刻熟悉情况的洛德大使突然离任一直是个谜。在美国之音的专访中洛德大使透露了这段历史,并解释了为什么他对此一直保持沉默。
2019年,纽约— 美国前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Winston Lord)就美中建交40周年接受了美国之音专访,他对其驻华大使任期末一些事件的回忆,显示了中国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所谓的最开放的“黄金时期”,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对政治改革就高度警觉并随时打压;而美国在北京“六四镇压”之前的美中关系蜜月期里,对来自邓小平的压力就已经采取退缩和示弱的立场。
洛德大使说,1985至1989年他任驻华大使期间被称为中国最开放的“黄金时期”,不仅因为当时美中之间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种交流取得很大进展,而且社会开放程度高到异议人士和官员可以同桌讨论。
邓小平亲自施压 不许驻华大使参加北大民主沙龙
“中国正在辩论和考虑政治改革。尤其是我太太跟我,在大使馆主持聚会,来参加的有异议人士、改革派人士,也有政府和党的官员,大家围着一张桌子。我们当时能做到的事情在今天简直不可想像,因为当时中国人自己在讨论政治改革。”
但随着自由派领导人胡耀邦被邓小平废黜,北京面临的政治改革压力越来越大。洛德大使说:“1988年中国有许多大学在辩论这些问题,我太太和我应邀参加北京大学他们称之为‘民主沙龙’的反思活动。”
八九之春,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的逝世,在中国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哀悼。(图片来源:Photo by Peter Turnley)
美国前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Winston Lord)。(图片来源: 美国之音/视频截图)
洛德大使表示,尽管在6月的那次活动中并没有人提出任何敏感的政治问题,但麻烦还是找上门来了。
“3天后,我正在一个宴会上,时任中国驻美大使韩叙走过来,他代表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亲自转达了他给我的信息,说我不应该去参加民主沙龙;并说,以后这种事情请先获得许可。换句话说,邓小平不喜欢我去参加这类活动。这显示了他们在天安门事件之前对大学里发生的事情有多敏感。当然,我很礼貌但坚定地让他回复,‘不,作为大使我可以邀请尽可能多的人,正如你的大使可以在美国做的一样。’我拒绝了他的要求。但这确实显示了紧张正在发生。因此,尽管是在黄金时期,我也卷入了这种事件。”
老布什访华 方励之夫妇受邀百人大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