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6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巴基斯坦 | 字體: 小 中 大
印度(专题)和巴基斯坦上月爆發數拾年來最嚴重的軍事沖突。在兩個核鄰國劍拔弩張之際,中國在戰爭陰雲中開辟出壹條和平通道。
據《華盛頓郵報》6月5日報道稱,中國的壹項關鍵外交成果體現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關系的突破上,形容“中國會是真正贏家”。今年5月在北京舉行的壹次會議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同意將兩國關系提升至大使級。在此之前,兩國關系已惡化多年,兩國共同邊界上的致命暴力事件激增。此外,阿富汗還被邀請加入中巴經濟走廊(CPEC)。
據伍位了解會談情況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官員稱,這壹長期難以實現的突破是中國多年外交努力的成果。另據壹位巴基斯坦官員透露,正是此次與印度的交戰給巴基斯坦本就捉襟見肘的軍隊帶去壓力,才增加了會談的緊迫性,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共識。
該巴基斯坦官員說,那壹刻,各方都意識到,最好的辦法就是共同努力解決問題。
官員們表示,阿巴談判代表受共同利益驅動:阿富汗迫切需要經濟投資以應對西方制裁和全球援助削減,而巴基斯坦深受多重叛亂困擾,迫切希望穩定動蕩的西部邊境。
報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中國可能也希望借此強化自身作為外交斡旋者的形象,並提供西方主導的和平努力之外的替代方案。
5月30日,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在香港(专题)舉行。來自亞洲、非洲、拉美和歐洲85個國家和近20個國際組織的高級別代表約400人出席。其中,33個國家現場簽署公約,成為創始成員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指出,調解院的成立踐行了《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將填補國際調解領域機制的空白,是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的重要法治公共產品。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表示,“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和美國推卸責任的情況下......其他國家需承擔起責任。”
作為中國“壹帶壹路”倡議的旗艦項目,多年來,中方壹直在探討中巴經濟走廊以適當方式向阿富汗延伸的可能性。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林民旺說,經歷了多年的戰爭和動蕩之後,“各方都充滿熱情”。
當地時間2025年5月21日,中阿巴叁方外長會晤。 外交部網站
報道稱,塔利班正面臨日益嚴峻的經濟壓力:外國援助削減迫使人道主義組織縮減在阿行動,而巴基斯坦驅逐數拾萬阿富汗難民使本已飽和的勞動力市場雪上加霜。
近幾個月,印度似乎有意填補空白,派官員赴阿富汗舉行高層會談,並放松對阿富汗人的簽證限制。但阿富汗長期將中國視為更重要的貿易伙伴,如今更看到了將自身定位為中國、巴基斯坦、中亞和歐洲貿易網絡中心的機會。
“這打開了新的大門。”壹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阿富汗塔利班高級官員表示,當局期待中國對道路、鐵路及工業園的投資創造數千就業崗位。
《華盛頓郵報》稱,在新規劃下,巴基斯坦預計仍將是中國地區貿易核心,阿富汗則成為連接中亞的紐帶。壹名巴基斯坦高級官員說:“壹切仍需經由巴基斯坦。”
根據外交部網站消息,5月21日,王毅在京主持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叁方外長非正式會晤,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阿富汗代理外長穆塔基出席。叁國外長積極評價中阿巴叁方對話取得的成果,就進壹步挖掘叁方機制潛力、推進互利合作友好深入交換了意見。
王毅梳理總結了會議成果,其中備受矚目的是阿巴明確表示願提升外交關系水平,原則同意盡快互派大使,中方對此表示歡迎,並願繼續為阿巴關系改善提供幫助。
阿巴兩國聯系緊密,巴曾經接納了大量阿富汗難民。但兩國在邊界、反恐等問題上有較大分歧。2021年8月後,巴基斯坦未關閉駐阿外交機構,並接受阿臨時政府派遣外交官。-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