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6-06 | News by: BBC中文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过去中国的碳排放曾短暂下降,但主要是受到如新冠疫情等经济放缓冲击的影响。如果此次下降获得证实,这将是中国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首次实现排放减少。 https://t.co/F7rqep8VZa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June 6, 2025 过去一年,中国的碳排放增长出现逆转。
根据气候媒体Carbon Brief委托撰写的报告,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专家柳力(Lauri Myllyvirta)指出,2025年第一季中国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
多位受访专家尚未独立验证这项数据。不过,他们均指出,中国能源来源的变化,显示中国即将或已经遏止数十年来持续上升的碳排放。
过去中国的碳排放曾短暂下降,但主要是受到如新冠疫情等经济放缓冲击的影响。如果此次下降获得证实,这将是中国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首次实现排放减少。
若中国的碳排放持续下降,将代表其排放飙升时代的结束——正是这段增长让中国在本世纪初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
50年前,中国在全球碳排放中的占比不到7%。经过数十年以燃煤为主的高速经济增长后,如今这一比例已升至约30%。2019年,中国碳排放量已超越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
中国排放飙升同时,美国与欧盟等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排放开始下降,原因在于其经济逐渐远离高能耗制造业与燃煤发电。
中国一直以“只是追随富裕国家的发展轨迹”为理由,为自身的排放辩护,认为先进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也曾大量排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近年全球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推手正是中国。
Carbon Brief报告作者柳力说:“过去十年,全球净排放增长几乎完全来自中国。如果不是中国,全球早在十年前就能稳定排放量。”
由于中国排放规模庞大,若全球气候行动要成功,中国势必要扭转其排放增长趋势。
清洁能源的大幅增长
柳力指出,中国能够遏制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在于全国太阳能与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大幅扩张。
“过去几年,中国安装的太阳能与风能发电设备,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他说。
“单是去年,中国新增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就相当于整个欧盟已有的总量,这样的增速十分惊人。”
英国能源智库Ember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来自风能与太阳能的电力供应首次突破总电力的四分之一。
同时,2025年首四个月中国的化石燃料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6%。
Ember能源分析师杨碧晴说,这对一个历来依赖煤炭的经济体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变化。
她说:“中国政府正逐步把煤电视为备用能源。”
她虽未验证柳力的详细数据,但同意中国的能源相关碳排放正在趋于稳定,尤其在再生能源比例不断上升的背景下。
见顶,还是停在高点?
然而,即使中国成功控制碳排放增速,也不代表接下来会持续减排。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专家李硕指出:“你可以很早达峰,但也可能在那个高点长期停留,这无助于对抗气候变化。”
排放达峰之后的走向,将受到多重国内外因素的影响。
李硕指出,近年来如乌克兰战争等地缘政治事件造成全球油价动荡,促使中国领导层更加注重能源安全,因此重新依赖国内储量丰富的煤炭。
“如果地缘政治持续动荡,中国维护能源安全的决心将依旧存在,这对中国的气候转型是个大挑战,”他说。
然而,澳洲格里菲斯亚洲研究院院长王珂礼(Christoph Nedopil Wang)则指出,能源安全的考量也可能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他指出,中国除了拥有煤炭储备,在风电和太阳能设备等清洁能源技术方面,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若加大对再生能源的依赖而减少能源进口,这本身就有助于国家安全。”他说。
王珂礼亦不认为中美贸易关系紧张或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会促使中国政府透过刺激传统高排放行业来推动经济增长。-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