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6 | 來源: 靜說日本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日本最大的鋼鐵企業——日本制鐵,以約2萬億日元(約141億美元、1000億人民幣)的天價,宣布收購美國老牌鋼鐵巨頭——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這壹消息自2023年12月公布以來,引發了日美兩國乃至全球的熱議。不僅因為這是壹樁金額驚人的跨境並購,更因為它在美國的總統選舉年被推上了政治風口浪尖,甚至牽涉到中美鋼鐵行業的博弈。
日本制鐵為何執著於這場充滿爭議的收購?
要理解日本制鐵為何豪擲2萬億日元收購美國鋼鐵公司,我們得先從它的歷史說起。日本制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1年創立的八幡制鐵所,與美國鋼鐵公司同年誕生。這家企業承載了日本近代工業的崛起,歷經戰後重建、1970年代的鋼鐵熱潮,以及2012年新日本制鐵與住友金屬工業的合並,最終成長為日本鋼鐵行業的龍頭老大,粗鋼產量位居全球第肆。
位於日本皇宮前的日本制鐵總部
然而,日本國內的鋼鐵市場早已觸及天花板。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長放緩,內需疲軟讓日鉄不得不將目光投向海外。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最新數據,2024年全球粗鋼產量約18.826億噸,其中中國獨占53%,達10.05億噸,而日本為8400萬噸,僅占4.4%。中國鋼鐵的低價優勢席卷亞洲市場,導致鋼材價格波動劇烈,日本制鐵的盈利能力備受擠壓。與此同時,先進國家中,美國作為全球第叁大鋼鐵消費國(年需求9453萬噸),卻因供給不足(粗鋼產量7950萬噸)而成為壹塊誘人的蛋糕。更重要的是,美國通過高關稅政策有效屏蔽了中國低價鋼材的沖擊,市場穩定性遠超亞洲。
日本制鐵早在1980年代就已在美國布局,但始終未能建立壹體化的生產基地。此次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不僅是日本制鐵全球化戰略的關鍵壹步,更是其“綜合力世界第壹”的宏偉目標的體現。日本制鐵希望通過整合美國鋼鐵公司的資源,打造壹個年粗鋼產量近6000萬噸的“日美鐵鋼連合”,躋身全球第叁,挑戰中國寶武鋼鐵集團(1.31億噸)和歐洲的安賽樂米塔爾(6850萬噸)的霸主地位。
美國鋼鐵公司,這個1901年由“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和銀行家J.P.摩根聯手打造的美國工業象征,曾經是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然而,進入21世紀後,面對日本、韓國及中國鋼鐵企業的崛起,美國鋼鐵公司逐漸沒落,2022年粗鋼產量僅1449萬噸,排名全球第27位,美國國內也僅位列第叁,落後於紐柯和克利夫蘭-克利夫斯。設備老化、成本高企、經營不善,讓美國鋼鐵公司在2023年夏天宣布尋求出售,吸引了多家企業的競購。
美國鋼鐵公司煉鋼廠
對日本制鐵而言,美國鋼鐵公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品牌和歷史,更在於它的資產和市場潛力。首先,美國鋼鐵公司擁有8座高爐(2座停運)和5座電爐(2座在建),以及自有鐵礦資源,這為日本制鐵提供了穩定的原料供應鏈。其次,美國鋼鐵公司在汽車、家電等領域的廣泛客戶網絡,與日本制鐵擅長的超高強度鋼板和電磁鋼板等高端產品形成互補。特別是隨著電動車(EV)市場的爆發,電磁鋼板作為電機核心部件的需求激增,日本制鐵的技術優勢正好可以填補美國鋼鐵公司的短板。-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