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7 | 來源: 歐洲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當地時間6月16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专题)突然提前離開正在加拿大(专题)召開的柒國集團(G7)峰會,稱他的離場“與中東停火無關”。他還猛烈抨擊法國總統馬克龍“胡說八道”,稱其“故意也罷,無心也罷,從來就搞不清楚狀況”。峰會本應聚焦烏克蘭危機、全球經濟和氣候議題,卻被以色列(专题)與伊朗持續交火的突發外交局勢打亂節奏。
01 特朗普“臨陣退場”引發諸多猜測
6月16日周壹,特朗普突然中斷訪問,離開位於加拿大艾伯塔省的Kananaskis會議現場,乘專機飛返華盛頓。據美國媒體透露,他將前往白宮戰情室(Situation Room),召集國家安全團隊舉行緊急磋商。
盡管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隨後在X平台表示,總統此行“與中東局勢有關”,但特朗普本人則堅稱,這與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停火無關。他在自家平台Truth Social發文稱:“這是比停火更重大的事。馬克龍根本不知道我為何回國。”
特朗普進壹步諷刺道:“馬克龍為了刷存在感,誤導媒體說我回國是為斡旋停火。錯得離譜!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埃馬紐埃爾總是搞錯狀況。”
02 馬克龍“誤判”?白宮言辭模糊
法國總統馬克龍此前在峰會期間表示,美國方面“提出了壹個接觸與對話的提議”,可能為“與伊朗之間的停火進程鋪路”。他補充說:“如果美國能實現停火,那是件好事。”
馬克龍這壹表態曾被解讀為美方願意推動外交突破,並獲得了壹度來自白宮的模糊呼應。萊維特當時也提到,總統離開是為了“處理多項重要事務”,沒有直接否認與停火有關聯。
但在特朗普本人親自發聲、予以駁斥之後,這壹“停火推動者”的形象迅速破滅。
03 峰會發布聯合聲明:譴責伊朗,呼吁克制
在特朗普離開前不久,G7成員國罕見地就中東局勢發布了壹份共同聲明,稱“伊朗是該地區不穩定與恐怖主義的主要來源”,並強調“以色列有權自衛”。
不過聲明也呼吁各方“最大限度避免升級”,並再次表明,G7各國“堅決反對伊朗獲取核武器”。
盡管聯合聲明文字強硬,但各國在幕後對美方動向的不透明表達出明顯擔憂。壹位歐洲外交官對路透社表示:“我們甚至不知道特朗普此行回國是為了做什麼,信息傳遞混亂得令人震驚。”
04 以伊交火第伍夜,美國立場模糊
與此同時,以色列與伊朗的空襲對峙已連續伍個夜晚。德黑蘭宣布“持續打擊直到天亮”,以回應新壹輪以色列襲擊。
特朗普在中東問題上發出多個“矛盾信號”:他壹方面稱“即將達成協議”,另壹方面又在Truth Social上發出警告:“所有人應立即撤離德黑蘭。”白宮則繼續堅稱,美軍在該地區“保持防御姿態”。
據Axios網站報道,美國仍未完全放棄外交路線,白宮正就中東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與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會面的可能性進行討論。
05 特朗普退場致與澤連斯基會談取消,G7制裁俄羅斯方案陷分歧
特朗普的突然離場也導致他原定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雙邊會談被迫取消。此舉引發烏克蘭方面強烈不滿,基輔方面稱:“文明世界尚未給予應有回應”,尤其是在俄軍周壹晚對烏首都發動大規模轟炸,造成至少14人死亡之際。
此外,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原計劃在周贰與G7伙伴共同宣布針對俄羅斯的新壹輪經濟制裁,但特朗普對此表示懷疑。他認為:“制裁沒那麼簡單”,並重申反對2014年因克裡米亞事件將俄羅斯逐出G8的決定,稱這是壹個“錯誤”。
06 商貿關系劍拔弩張
峰會另壹焦點是如何化解特朗普提出的新貿易壁壘。他對大部分進口商品征收至少10%的關稅,並揚言將進壹步提高稅率。
盡管如此,美國與英國達成的5月貿易框架獲得確認,加拿大也表示已與華盛頓承諾將在30天內達成壹項協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在與特朗普會晤後於X平台發文稱,美歐雙方將“加快步伐”,力爭達成壹個“公平、良好的貿易協議”。
07 分裂的峰會,動蕩的世界
G7原本計劃聚焦全球供應鏈、綠色轉型與技術合作,卻被突如其來的地緣沖突所主導。特朗普的“突然離場”與對盟友的尖銳批評令西方內部裂痕暴露無遺。
正如壹名加拿大高級官員對媒體所說:“我們不清楚他到底准備做什麼,但每壹次他掀翻桌子,都讓G7的團結再受壹次打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