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7 | 來源: 上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減肥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政府正著手打擊豬場“贰次育肥”的行為,避免豬只太胖,以穩定市場價格。(取自百度)
由於中國農民與小型企業常常從大型養殖戶買成豬,再繼續喂養壹段時間,讓豬只增重來提升豬價。中國政府正著手打擊這種投機性“贰次育肥”行為,好讓這些豬只“瘦身”,穩定市場價格。
路透社報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當前正面臨需求疲弱與供應過剩的雙重挑戰,導致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根據“我的鋼鐵網”(MySteel)數據,中國自2月以來的現貨生豬價格,壹直徘徊在每公斤14元左右,遠低於去年8月每公斤21元的高點。
中國的“贰次育肥”是指小型養殖戶購買已可銷售的成豬,進行2至3個月的育肥增重40到50公斤,再出售以謀求價差賺取利潤。農業食品諮詢機構“布瑞克農信”(Bric Agriculture Group)分析師林國發指出,“贰次育肥”的豬只再次出售時進壹步增加市場供應量,將加劇本以下跌的豬價走勢,而且壹頭150公斤的豬所產出的豬肉,大約是115公斤豬的142%,只多出約4成產量。
除了增重效率不高,飼料轉換率也是壹大問題。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潘晨君(Pan Chenjun,音譯)表示,豬在約120公斤左右時飼料轉化效率最高,超過這個體重後,豬吃得更多,但增重速度卻下降。
分析人士就指出,中國監管機構擔心這類投機行為不只助漲豬價大幅波動,也浪費飼料。而浪費飼料這個行為,與中國近年大力推動“減少畜牧業飼料用量”的國家政策目標相沖突,同時在美中貿易戰之際,中國也壹直希望降低對進口糧食的依賴。
潘晨君表示,“(贰次育肥)這會導致市場出現短期供應短缺,隨後又出現供應過剩,進而引發豬價大幅波動,擾亂市場秩序。”並補充說,“政府目前看來有意穩定仍然疲弱的豬肉價格,同時保護小型養殖戶免於虧損,並抑制投機行為。”
中國最大養豬企業牧原食品5月底告訴“北京新聞”,該公司已停止向“贰次育肥”的豬場銷售豬只。據壹名直接了解情況的消息人士以及另外2名間接知情人士透露,相關打擊行動已經展開,其中壹人表示,中國南方的廣東省執行特別嚴格。-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