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6 | 來源: 新藥說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當我們暴露在熱量中時,體溫會升高,這會激活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心,促使身體通過出汗和皮膚血管擴張來散熱。為了應對皮膚血管擴張導致的全身血管阻力大幅下降,心髒會顯著增加泵血量,心輸出量甚至可以達到休息時的兩倍。這些生理調整與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所引起的變化類似。
被動加熱引起的體溫升高也有潛力誘導類似的炎症反應,從而可能作為壹種治療工具來減少慢性低度炎症,並對心血管代謝健康產生積極的適應作用。
最近,美國名校俄勒岡大學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期刊上的壹項最新研究深入探討了叁種常見的被動熱療方式——熱水浸泡 (HWI)、傳統桑拿 (TRAD) 和遠紅外桑拿 (FIR) 對我們身體的體溫調節、心血管和免疫反應的影響。
這項研究招募了20名健康的年輕成年人,讓他們分別完成了叁次熱療:熱水浸泡(40.5°C,45分鍾)、傳統桑拿(80°C,3次10分鍾,每次間隔5分鍾休息)遠紅外桑拿(從46°C升至65°C,45分鍾)。研究人員測量了他們的核心體溫、心輸出量、心率、血壓以及炎症因子和免疫細胞等指標。
在核心體溫升高方面,熱水浸泡的增幅最大,平均升高了1.1°C,達到38.3°C。相比之下,傳統桑拿只升高了0.4°C,而遠紅外桑拿幾乎沒有引起核心體溫的升高。熱水浸泡後,核心體溫在恢復期仍保持較高水平。熱水浸泡也導致了最多的全身出汗量。
在心血管反應方面,熱水浸泡引起的心輸出量增加幅度最大,平均增加了3.7 L/min,遠超傳統桑拿和遠紅外桑拿。雖然熱水浸泡和傳統桑拿的心率增加幅度相似,都顯著高於遠紅外桑拿,但熱水浸泡導致平均動脈壓(血壓)和全身血管阻力下降的幅度最大。這意味著熱水浸泡能引起更顯著的血管擴張。
熱水浸泡在心血管參數上造成如此劇烈變化的原因,是其熱負荷與水的靜水壓效應相結合的結果。全身血管阻力的最大程度降低,導致血壓大幅下降,而水的靜水壓效應有助於靜脈回流,從而使心輸出量最大程度地增加,以抵消血壓的降低。-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