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6 | 來源: LTN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英特爾陷入成立56年來最大危機後,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 已於去年12月1日退休,外傳季辛格是“被迫退休”。
季辛格在日本受訪強調,離開英特爾對我來說極為艱難,“我想完成未竟的事業,卻沒有機會”,暗示辭職的決定是由第叁方做出,而非他本人。
日媒《PC Watch》報道,季辛格近日現身硅谷投資基金Playground Global在日本舉行的記者會,這是季辛格從英特爾退休後首次訪問日本,他受訪談及自己從英特爾辭職以及成為Playground Global合伙人的過程。
季辛格說,“從英特爾辭職的決定對我來說極為艱難,我想完成我未竟的事業,卻沒有機會”。 他沒有透露細節,但暗示辭職的決定是由第叁方做出,而非他本人。
日媒推測,季辛格遭“第叁方”逼退指的可能是英特爾董事會,他們與季辛格的分歧與代工業務有關。
科技媒體《Wccftech》進壹步解釋季辛格離開英特爾的原因,在季辛格的領導下,英特爾的消費業務除了成長乏力之外,代工業務也遭受巨大的損失,不僅是財務損失,還有市場聲譽受損。
英特爾代工業務原本的制程藍圖為4年5個節點(five-nodes-in-four-years,5N4Y),但許多節點未能引起市場關注,僅限於內部使用。 英特爾未能兌現其IDM 2.0戰略目標,盡管季辛格曾表示,對18A制程(對標台積電2納米)寄予厚望,鑒於他已離開英特爾,IDM 2.0戰略應該已經破滅。
如今,在新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的領導下,英特爾正將積極變革,包括大規模裁員、擴大與代工廠的合作,以及調整英特爾對代工部門的策略,同時啟動18A制程的量產,這很可能將向展示出季辛格過去幾年的研發成果。-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