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7 | 来源: 上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6月17日,以色列发动一场结合传统军事打击与数字攻击的大规模联合作战,对伊朗构成前所未有的战略压力。 在这场跨域冲突中,网络战不再仅是辅助性工具,而是战略压制与心理战的核心手段。 无论是伊朗的全面断网策略,或是以色列黑客组织对加密货币平台与关键基础设施的精准攻击,均揭示出双方正积极部署多维度数字攻势,力图在信息空间与舆论战场夺取主导权。 本文将从近期事件分析以色列与伊朗双方在网络战场的作与冲突态势。
一、伊朗
主动封锁/中断网络强化国内控制
根据网络服务供应商Cloudflare所提供的数据(见图1),在近期以伊局势升温的背景下,伊朗政府实施了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网络封锁。 第一次断网发生于6月17日晚上10点,全国网络流量骤降超过80%,呈现明显断崖式下滑,并持续将近6小时,流量才开始缓慢恢复。 第二次断网则于6月18日晚间9点展开,影响程度更为严重,全国总体网络流量下降幅度高达95%,显示本次封锁不仅范围更广,执行强度也更高。 此举被研判为伊朗当局试图透过网络管制手段,阻断与政府立场相左的信息流通,防范反政府情绪扩散,同时此举也可能是为了削弱以色列在数字空间中心理战作,防止外部信息引发国内大规模的社会暴动与抗争行动。
图1、伊朗6月16日至22日网络流量变化。
国家电视台遭黑客入侵播放抗议画面
一段呼吁民众上街抗议伊朗政府的影片,画面内容明显针对伊朗政权的合法性与政策提出挑战,带有强烈反政府信息,目前虽尚未有任何组织公开宣称对事件负责,但伊朗当局已将矛头指向以色列。 此次插播行动被视为一场心理战作,企图削弱政府的公信力与对信息空间的掌控,手法与俄罗斯于2022年入侵乌克兰初期对当地政府网站的黑客攻击如出一辙,显示当代冲突中,数字信息战已成为影响政局与群众认知重要武器。
加密货币交易所遭巨额窃取
以色列黑客组织“掠食麻雀”(Predatory Sparrow)6月17日对伊朗国有银行塞帕银行(Bank Sepah)发动网络攻击致部分分行暂停营业、ATM无法使用,6月18日并成功入侵伊朗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Nobitex,窃取超过9,000万美元的虚拟资产。 随后该组织公开声明,Nobitex不仅是伊朗政府规避国际制裁重要工具,更是资助全球恐怖主义的核心资产平台。 由于伊朗实体长期将虚拟资产视为实现金融绕道与地缘政治目标的关键工具,包括支持先进武器技术的扩散行动,此次攻击凸显加密货币交易所已不再只是金融边缘体,而正逐步成为地缘政治冲突中战略打击目标。
伊朗夸大自身战果,声称成功击落多架以色列战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