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30 | 來源: 真實故事計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列市港婦殺夫 | 字體: 小 中 大
"
電影《醬園弄·懸案》上映後爭議重重,這部以民國殺夫案為背景聚焦女性處境與覺醒的影片,口碑與票房遭遇挫折。
影片改編自1945年詹周氏殺夫案,她因長期家暴弑夫,卻被輿論先後妖魔化為“瘋婦”、“當代潘金蓮”,又被文人重塑為“舊社會受害者”。導演陳可辛在受訪時,曾自述想展現奇案背後的時代變遷。
80年來,案件以血腥和市井傳說的特質被不斷重構,敘事權卻從未屬於詹周氏。
被虛構的殺夫女性
徐平從上海出發,在春雨中乘車10多個小時,終於打聽到了周惠珍的家門口。壹個老太太在他身後出現,打開門迎客進屋,他徹底相信,眼前穿大襟布褂、有民國風貌的老人,就是當年的凶手、如今的周惠珍。
徐平試圖辨認出周惠珍與常人的不同:她身體硬朗,身高壹米伍左右,叁角眼,看上去很凶。“可能因為承受的苦難過多,有壹種咄咄逼人的氣勢。”
關於凶案,周惠珍不願多回憶。更多的細節告訴徐平,眼前是壹個“充滿童真”的普通老太太。壹抱起小孩,她就笑得眼睛皺起,嘴裡念著詞逗娃娃。她喜愛小孩,勞改中被調到托兒所,做到1983年退休,沒有子女卻認了許多幹兒幹女。
在報道中,記者徐平呈現了他眼中的“這壹凶案”的真正結局:往事如煙,凶手過著幸福生活。
1990年3月,雜志《上海灘》的記者徐平,發現了壹個特大新聞線索:1945年轟動整個上海的醬園弄奇案的凶手,殺夫後分屍16塊的詹周氏(原名周春蘭),可能仍舊在世。
這樁在20世紀已被反復重構的凶案,發生於1945年3月20日早晨六點多,壹位鄰居聽見,詹周氏和丈夫詹雲影住處有人大喊救命,他上樓敲門,詹周氏開門,借口說是丈夫詹雲影噩夢中大叫。早晨八點,樓梯旁壹灘血水,血從詹周氏家流出。鄰居再度上樓敲門,詹周氏才開門,兩手全是血。壹再追問,詹周氏才說,自己殺死了詹雲影。詹雲影有“大塊頭”的綽號,身軀龐大。詹周氏砍下他的腦袋後,奮力將全身分屍16塊,在地上排出幾口大皮箱,想藏屍其中。屍塊滲出大量血跡,流出皮箱,滲入弄堂的木地板,滴在樓下。
各大報紙爭相推出頭條,用“當代潘金蓮”奪人眼球,法庭多次審判,凶手幾次翻供,社會名流和律師們自發為凶手脫罪。如果凶手真的從汪偽政府活到改革開放的1990年,確實是“舊聞中的特大新聞”。徐平因此赴蘇北農場,尋訪改名為周惠珍的詹周氏。
而徐平尋訪詹周氏並撰文《醬園弄殺夫犯生死之謎》的經歷,也成為蔣峰寫於2015年的小說《翻案》的開頭,後被陳可辛改編為電影《醬園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