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5 | 來源: 看中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共的百年歷史,不是“民族復興”的光榮進程,而是壹場從山林土匪到國家壟斷者的騙局。從井岡山的“打土豪、分田地”,到中南海的“維穩與洗腦”,變的是手法,不變的是目的——控制、掠奪、統治。這是壹場不斷合法化自身邪惡的進化過程,也是中國人民百年災難的根源。
井岡山:赤色山寨的起點
1927年,毛澤東與朱德逃入井岡山,開啟了中共的武裝割據時代。他們不是發動什麼“人民起義”,而是赤裸裸地建立了山寨式的“革命根據地”。所謂“打土豪、分田地”,實為組織化搶劫,以掠奪地主資源養軍隊、逼迫農民支援前線。
毛澤東的“革命根據地”,也並不是自己浴血奮戰打下來的江山,而是壹座借來的山寨。1927年底,毛在國共分裂、秋收起義失敗後率領敗兵殘部逃入江西邊陲的井岡山。那裡早已是地方土匪袁文才和王佐的地盤,兩人原是綠林出身,憑山為王,割據壹方。他們對共產主義沒有太多理解,但對於“共同抗官府”這壹口號倒是樂意接受。於是,毛便與他們達成合作,表面上稱兄道弟,實際上暗中盤算奪權。
毛初到時,紅軍物資匱乏、兵員稀少,完全依賴袁、王提供庇護與支援。袁文才甚至幫他搭橋修路,供應糧草,還安排地方武裝與紅軍共治山區。王佐則將自己的地盤拱手讓出,還協助毛軍進行地區清匪與穩固政權。可以說,若沒有袁王兩人,毛在井岡山根本立不住腳。
然而,毛從壹開始就沒打算與他們長久共處。他逐步在紅軍中安插親信,壓縮袁王的影響力,並向中共中央秘密舉報他們是“土匪頭子,非無產階級分子”。1929年2月,毛與朱德聯名上書中央,指控袁文才、王佐“不執行黨的政策”,“破壞統壹戰線”,要求將其“肅清”。
同年5月,中共中央特派特科人員下山設局,以開會為名,將袁文才誘騙至寧岡縣黃洋界下的龍市鎮,在途中設伏將其槍殺;王佐聽聞消息後倉促趕往抗議,也在途中遭伏擊,被當場擊斃。兩人死後,毛順理成章吞並其地盤與部隊,井岡山從此成為中共歷史上第壹個真正意義的“革命根據地”。
這場奪寨行動幾乎無聲無息,但卻揭示了毛式政治手段的原型:表面結盟,暗中清算;先借殼生存,再清殼奪權;不是攜手革命,而是壹步步鏟除異己、壟斷權力。從井岡山開始,毛澤東的紅色江山,便建立在壹連串的背叛、奪權與清洗之上。
毛澤東那句“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正是其土匪邏輯的自白。他要的不是改革制度,而是推翻原有秩序、讓黨成為新的土皇帝。中共在井岡山植入的搶奪基因,後來在蘇區、延安乃至全國全面復制。
1928年,朱德到井岡山跟毛澤東會合的宣傳畫。林彪當紅時,畫中人物被竄改為林彪。 (圖片來源: 網絡圖片 )
延安:從掠奪型土匪到情報型黑幫
延安時期,是中共政權蛻變的關鍵階段。這裡不再是井岡山時期靠搶糧、抄家維生的山寨土匪集團,而是壹個逐步建立起思想控制與特務統治體系的政治黑幫。毛澤東借由1942年的“延安整風運動”,徹底改造了黨的權力結構,也塑造了現代中國特務政治的原型。
整風運動名義上是為了“清思想、正黨風”,實際上卻是壹場空前的權力清洗與意識形態再造工程。當時,大批從國統區逃到延安的知識分子懷著理想主義,希望投入反抗日本、建設民主中國的事業。然而他們很快發現,延安不是烏托邦,而是另壹個地獄。
王實味,就是最典型的受害者。他原是北大出身的知識分子,曾寫過壹篇文章《野百合花》,婉轉批評延安生活中的特權階層現象。沒想到這篇文章被毛親自點名批判,成為整風的導火索。隨後,王實味被打成“托派”、“特務”、“反革命”,關入“老虎穴”(即延安中共中央社會部監獄),遭到長期折磨與羞辱。1947年,國共內戰打響前夕,他被秘密處決,遺體至今不知所終。-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