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8 | 来源: 包不同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不少观众的固有认知中,早期微短剧场景单一,两三个演员演完一部剧,服装道具左拼右凑,拍摄效果非常业余。
剧情脱离现实、忽视逻辑构建、表演用力过猛......这些都是微短剧曾经经常被提及的关键词。
这两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面对行业瓶颈,微短剧创作者与平台主动寻求突破,不仅在剧本、拍摄等环节加大投入,更自发建立质量审核机制,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与用户审美升级,也在倒逼行业加速变革。
恰逢其时,2025年6月26日,新媒体视听排行榜高校联盟、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红果短剧联合发布《2025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指出微短剧正从单纯追求流量的“流量潮”,逐步转向注重内容价值的“价值流”。
作为网络文艺的典型代表,微短剧正坚定地迈向精品化道路,致力于构建健康有序的创作生态。
依托内容深耕,微短剧行业正逐步朝着高质量、深融合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稳步前进,摇身变成了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力量。
01
爆款背后,藏着一个新趋势
从看个乐子到走心共鸣,现在追短剧,不仅能收获情绪价值,还能上一堂生动的文化思政课。曾经被调侃“打发时间利器”的微短剧,如今靠着走心剧情和现实关照,成功实现了从“快餐”到“细糠”的华丽转身。
《重回永乐大典》带观众穿越古今,让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法官的荣耀》化身行走的普法课堂,用接地气的剧情普及法律干货;还有《祈安澜》沿着大运河讲起千年故事,文旅宣传玩出了新花样。-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