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0 | 來源: 海邊的西塞羅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馬斯克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為什麼不會有第叁個黨。
川普和馬斯克鬧掰了。在被踢出執政團隊之後,馬斯克在X上攻擊川普的施政政策,並舊事重提、曝光川普與愛潑斯坦的交往。而川普則在新的發言中威脅馬斯克不要資助他的民主黨對手,否則有他好看。並公開表示兩人之間的關系已經結束。
我在簡中互聯網上看到不少人在用“狡兔死,獵狗烹,高鳥盡,良弓藏”之類的中式格言去吃這個瓜。甚至把川普和馬斯克的反目比喻成劉邦殺韓信、朱元璋殺藍玉、胡惟庸之類的故事。還有人P了這張圖,說是想起了慈父斯大林和葉若夫同志的故事。
但實話實說,我覺得這種比喻多少有點過了。
美國目前的政治雖然說不上有多清明,但於古代皇權不同,皇權的最大特點就是拒絕也不能夠被分享,壹個功臣、能臣、權臣壹旦擁有了與皇帝旗鼓相當、或者可堪壹戰的實力,雙方就壹定會陷入“我怕你反”“你怕我怕你反”我怕你怕我怕你反”的永恒無解猜疑鏈中,因為在這場猜疑當中輸掉的成本太巨大了,闔門九族都要被誅滅,那只能先下手為強,圖個自己的絕對安全。所謂“主疑臣而不誅,則臣疑而反;臣疑主而不反,則主必誅之。”掉到這個黑暗猜疑鏈陷阱裡的人永恒無解,不先下手為強斬草除根就萬劫不復。活活能把正常人給逼瘋,更別說川馬這兩個作貨了。
但川普和馬斯克在大洋彼岸上演的這壹出有點不壹樣,美國政治本來就是兩黨唱對台戲的存在,不得不容忍對手的存在本來就是美國總統的題中應有之義,你是川普你也必須忍,因為你辦不到,馬斯克這把雖然反了,但是他的不少支持者依然是川普的“可團結對象”,你做的太絕人家真跑民主黨那邊去,導致政治天平的失衡,川普只要不是個徹底傻子就不會這麼幹。另外各級法院、議員、和全社會的媒體畢竟也不是吃白飯的,川普真要不擇手段的打擊報復、趕盡殺絕,大家都看著呢。只要你敢出手,就是給反對者提供彈劾你的素材。
川普只要不是徹底的瘋子也不可能做此舉。
毋寧說,馬斯克此次迅速而堅決的跳反川普,大約也就是看准了這壹點。把兩個人的矛盾及時公開化,明確化,是保障馬斯克自身利益目前最好的方法——大家都看到了哈,我現在已經不是老川的盟友了,今後他再利用總統職權做什麼對我不利的舉動,那可就涉嫌打擊報復了。
所以我覺得,以傳統中式宮斗思維去嘲笑馬斯克此次跳反川普是膚淺的。就像你不能用下伍子棋的秘訣去指揮人家下圍棋。在美國目前的游戲規則下,被踢出執政聯盟後立刻公開自己與川普的矛盾,反而是馬斯克最聰明的壹手。
與之同樣聰明的壹手,還有馬斯克在X上高調宣布他打算組建“美國黨”,並立刻獲得了數萬點贊和80%投票者的支持。此舉的意義在於適度的對老川釋放威懾——我的確不會直接資助民主黨人,但我可以通過自己組建第叁黨的方式在中期選舉、乃至下壹屆大選中分你的票。
這個威脅力度其實是不小的,遙想2021年,川普下台並與副總統彭斯代表的共和黨建制派公開翻臉後,也曾威脅要組建壹個第叁黨參加競選,此動議最終雖然也是不了了之。但是成功逼迫共和黨對其進行了壹系列妥協,造成了今日共和黨壹定程度上成為他的MAGA黨的局面。由此觀之,川馬兩人雖然名義上鬧掰了,但在思路上卻還是非常契合的。
不過壹個有意思的問題是,雖然像川普和馬斯克這樣壹言不合就宣布要組建第叁黨的美國政客不少,美國在這方面確實也比較寬松自由,但歷史上的美國,似乎壹直都是壹個“兩黨制”國家,鮮有真正能產生威脅的第叁黨長期存在並對總體證據產生作用,這到底是為什麼,又是好是壞呢?
我們花些筆墨來聊清楚這個問題。
為什麼美國聯邦層面“壹山只容贰虎”?
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現實執行的兩黨制,決定於它的聯邦制。
聯邦制的特點是作為國家的聯邦與各州之間進行分權,根據“社會契約論”的原則,公民自願上交的那部分權利集合起來成為政府公權力,這個公權力先被各州“節流”壹部分,再將剩余的那部分上交給聯邦。
也就是說,嚴格意義上講,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會議員和總統並不是壹個由全體美國國民選舉出來的,而是由各州推選出來的。壹定程度上講,聯邦其實有點像壹個被極大限度加強了權力的聯合國或者歐盟,組成的聯邦的主體是各州而不是個體的公民。
那麼各州在選擇總統和國會表達自身意見的投票中,就要進行博弈學的選擇了——如果他們把選總統時的選舉人票和國會中自己的議席進行分散,按照比例原則分給州內的各個黨派,那就意味著其在選舉和國會內總體話語權的分散與降低。基於這種考慮,美國除了緬因和內布拉斯加兩州之外的所有州都在聯邦選舉中采取了“贏者通吃”(winner-takes-all)的制度,即獲得該州多數選票的候選人贏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