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1 | 来源: BBC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关税 | 字体: 小 中 大
日本首相石破茂形容美国总统川普最新的关税威胁“令人深感遗憾”,美国将对日本商品征收25%的关税。
东京作为美国的长期盟友,一直努力避免这个情况发生。日本一方面寻求为其陷入困境的汽车制造商争取空间,另一方面则抵抗开放美国稻米进口市场的压力。
双方已进行了多轮谈判。自从川普在四月宣布对盟友与对手实施全面关税以来,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至少已经七次访问华盛顿特区。
然而,这些访问似乎收效甚微。随着谈判陷入僵局,川普称东京“很强硬、被宠坏了”。
本周,日本是收到关税通知的23个国家名单之一,其中14个位于亚洲。从韩国到斯里兰卡,许多国家都是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中心。
周五,川普宣布对从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
他还表示,计划将对大多数贸易伙伴的“普遍关税”从10%提高至最多20%,并对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担忧不以为意。
“我们会说,剩下的所有国家都要付钱,不管是20%还是15%,我们现在就来处理这件事,”他告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
全球各国必须在8月1日之前与美国达成协议。但考虑到日本这个坚定盟友在公开地寻求协议下仍面临高额关税,其他国家对自身的机会恐怕会感到疑虑。
川普再次重设了“关税时钟”。那么,谁是赢家,谁又是输家?
柬埔寨服装工人依赖出口型产业维持生计。
赢家:想要更多时间的谈判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今年稍早受到川普关税威胁的国家都因为最后期限的延长而受益,他们现在多了三周时间来达成协议。
“比较乐观的看法是,现在有压力促使各方在8月1日截止日前进一步展开谈判,”大华银行研究主管全德健(Suan Teck Kin)表示。
像泰国和马来西亚这样的成长型经济体,本周也收到了关税通知,它们尤其渴望能够寻求到解决方案。这些国家也被卷入美中紧张局势之中,因为华府针对的是透过第三国转运的中国出口商品,也就是所谓的“转运货物”。
经济学家告诉BBC,考虑到贸易协议的复杂性,很大机会会进一步延长期限。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讲师艾力克斯·卡普里(Alex Capri)表示,各国需要时间来满足川普的要求,而从这些信函来看,这些要求并不完全清晰。
例如,转运货物已被纳入美越贸易协议的征税范围。但目前尚未清楚这是否仅适用于制成品,还是涵盖所有进口零件。
卡普里指出,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将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来追踪供应链。
“这将是一个缓慢、长期且不断演变的过程,涉及许多第三方、科技公司与物流合作伙伴。”
输家:亚洲制造商
关税显然将会成为常态,而这使得全球贸易成为最大的输家。
卡普里表示,来自美国、欧洲和中国的跨国企业仍面临风险。这不仅对出口商带来损伤,也影响到美国的进口商与消费者。
这对亚洲大部分地区的经济野心也是一个打击,这些地区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由电子产品到纺织业等制造业所推动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