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3 | 來源: 丁香園 | 有2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面對沒有治療必要、但卻強烈要求積極治療的患者,醫生能否說「不」?
醫生不僅說了「不」,甚至法院還不讓父母將孩子從醫院帶走。
在嬰兒生命最後幾個月裡,患兒的父母和醫院多次上訴,各執壹詞。從醫生的角度,嬰兒早已沒有治療必要,再折騰只是徒增痛苦;而患兒父母認為,醫生是在「合法謀殺」,有方案也不給孩子治。
爭執 3 個月後,患兒還是去世了。
因為「不想治了」,醫院將患兒父母告上法庭
2023 年 9 月 7 日,英國諾丁漢大學醫院 NHS 信托基金發出壹個請求:如果他們醫院內的 6 個月大的女嬰 Indi 病情進壹步惡化,他們希望能被允許暫停「劇烈的治療」,例如呼吸輔助、插管和心肺復蘇。
圖源:新聞報道截圖
壹個月後,英格蘭和威爾士高等法院召開了以 NHS 為原告、Indi 父母為被告的聽證會,法官批准了醫院的計劃,授權停止對 Indi 進行侵入性治療。
醫院不想治療了,但是患兒父母不同意,所以醫院把患兒父母告了,還告贏了。
是不是聽起來很匪夷所思?
這裡先簡單說說英國的醫療制度背景。英國國民統壹加入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它被譽為「大英帝國的驕傲」,英國國民基本都在使用。不論大病小病,患者來到 NHS 下屬的公立醫院就診,NHS 都可以提供全面、免費的醫療服務。
圖源:NHS 官網
但重點在於,醫生提供的治療,是基於醫生判斷患者當下實際臨床需求決定的,而不是患者有沒有錢、或者患者自己想怎麼治。
說回 Indi。Indi 於 2023 年 2 月 24 日出生,NHS 的醫生表示,她患有包括代謝、神經和心髒病多方面疾病:
1)合並型 D-2、L-2 羥基戊贰酸尿症;
2)嚴重的雙側側腦室擴張;
3)法洛肆聯症;
4)中樞性尿崩症。
Indi 出生後多次出現心動過緩、氧飽和嚴重不足,2023 年 6 月被診斷出合並型 D-2、L-2 羥基戊贰酸尿症,其特征是癲癇性腦病、呼吸功能不全、大腦異常、發育停止和早期死亡。在出生 7 個月內,她已經心髒驟停 3 次。
9 月 6 日,Indi 再次插管,之後再未拔管過(插管時間持續超過壹個月)。10 月 9 日,Indi 被診斷出中樞性尿崩症,綜上,她壹天需要服用 8 種藥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