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4 | 來源: 巴黎人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最近,又壹場拍賣會將在蘇富比拍賣行舉行。但這回的主角不是古董,不是名畫,而是——壹塊石頭。
壹塊從天而降的隕石。
Sotheby’s has unveiled the largest Martian meteorite ever recovered on Earth, a 54-pound specimen known as NWA 16788, expected to fetch up to $4 million ahead of an auction in New York pic.twitter.com/z5tUMnt0hH— Reuters Science News (@ReutersScience) July 8, 2025
這不是《紅樓夢》裡的補天石,也不是孫悟空誕生的那塊靈石,而是從遙遠太空墜落的,火星的碎片。
它比游戲裡千奇百怪的藏品、比博物館玻璃罩裡的古物都要真實。只要你有400萬美元(對,就是差不多叁千多萬人民幣),你就能成為壹顆25公斤重的“火星原石”的合法擁有者。
它來自地球的鄰居,火星,而它的旅行故事,比任何人類旅行博主都要更離譜。
先來解個謎,看看這塊石頭,是怎麼從火星“飛”到地球的?
它的名字叫NWA 16788,在2023年於尼日爾的撒哈拉沙漠中被發現。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Northwest Africa”的縮寫,也就是“西北非洲”,這是科學界命名撒哈拉隕石的標准方式之壹。
據推測,它可能被壹顆大型小行星撞擊時,從火星表面震飛出去,隨後在太空中經歷了 壹場長達1.4億公裡的漂流。
也就是說,它不是某位宇航員帶回來的紀念品,而是小行星和火星“浪漫邂逅”意外禮物。
這份意外禮物,估價400萬美金。憑啥?簡單說,它極罕見,它極有價值,而且極能講故事。
全球目前被確認的隕石大概有 77,000多塊,但其中真正來自火星的,只有約400塊左右,占比不到0.6%。而在這400塊中,像NWA 16788這樣足足25公斤重的,更是鳳毛麟角。
它還不只是個稀有收藏品,更是壹塊天然的科研寶庫。
據蘇富比的科學與自然歷史部副總裁Cassandra Hatton表示:“這塊石頭不僅是個奇跡,它還承載著大量的數據,可能幫助我們揭開火星的秘密。”它的礦物組成、氧同位素比率、氣體微量含量,甚至火成岩中的微裂紋——都可能藏著火星曾有水、火山噴發,甚至是否存在過生命的蛛絲馬跡。
所以,它的背後,不僅是浪漫與收藏的誘惑,更是科學家們垂涎的宇宙密碼本。
拍賣會將於 7月16日在紐約蘇富比拉開帷幕,這塊25公斤的火星隕石,起拍價約為 400萬美元。它目前正陳列在蘇富比紐約畫廊裡,供人“膜拜”至7月15日。
而拍賣對象,通常是這叁類人:
超級富豪:想象壹下某位中東王子在自家泳池邊擺上“來自火星的石頭”,瞬間上了壹個檔次。
私人博物館或收藏基金:這類機構往往對“唯壹性”與“稀有性”高度敏感,他們買的不是石頭,是未來的資本增值空間。
科學界資助者:買來後可捐贈給大學或天文研究所,名利雙收。
當然,我們普通人也可以看看展覽、拍張照,或者——默默許個願。
“火星碎片”讓人著迷,大概是源於那種對“遙不可及”的執念。
我們拍火星大片、造火星探測器、給它命名“好奇號”、“毅力號”,我們模擬火星生活,想象未來在火星種土豆。但即便這樣,火星離我們依然有5500萬公裡,幾乎是“伸手摸不到,做夢也得隔幾年”的存在。
而火星隕石,讓火星不再遙遠。
這些隕石可能形成於數拾億年前的火星地殼活動,是太陽系年紀的見證者。它們從來不說話,卻早已歷遍宇宙的光陰。
在看的朋友可能蠢蠢欲動,想著能不能自己撿壹塊回來?理論上可以,但……你恐怕得這樣:
到火星走壹趟(往返飛行約500天),
找到壹塊合適的隕石,裝袋帶走(還不能污染它)。
順利返回地球,並通過層層法律認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