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4 | 来源: 新京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新京报记者 李冰洁 编辑 胡杰 校对 李立军
生命被最终定格在94岁之前,杨少华不改恣意本色。
他爱下馆子,点名要吃甲鱼,每天要来一只海参、一碗鸡汤,不要蔬菜。
他抽烟很凶,每天一包起步,烟雾缭绕里,他向身边的智能语音设备开口:播放杨少华的相声。
到了老年,谁的相声他都听,但听得最多的,还是自己的。
作为相声演员的杨少华已经多年没有登台,这门伴随他一辈子的老手艺,让他在年轻时吃了苦头,也在老年时红遍大江南北。早年间,他当马三立、马志明的捧哏,与赵伟洲、杨议合作的相声《枯木逢春》《肉烂在锅里》,成为曲艺爱好者津津乐道的名篇,他也被认为是一代“蔫哏”大师。
2025年7月9日,杨少华在天津去世,享年94岁。次日是他的遗体告别仪式,黑白遗像被悬挂在正中,照片中他身穿相声演出服,脸上挂着观众最熟悉的笑容。殡仪馆里挤满了来为他送行的人,花圈从室内摆到了室外,“掷金声动九宸余音尚温,挥玉尘惊四座笑影犹存”,这是后辈为他写下的挽联。
▲ 7月10日,杨少华的吊唁仪式现场挤满了人,除了杨家的亲友,曲艺界人士,还有周围的邻居,远道而来的粉丝。新京报记者 李冰洁摄
━━━━━
台上蔫坏,台下蔫老实
杨少华的遗体告别仪式连办两天。前来吊唁的,除了杨家的亲友,曲艺界人士,还有周围的邻居,远道而来的粉丝。因为喜欢杨少华的戏,有年轻的粉丝特地从山东而来,送最后一程。
青年相声演员衡治从西安来到天津帮忙,几年前,他机缘巧合之下拜杨少华的儿子杨议为师,也邀请过杨氏父子到西安演出。他觉得杨少华是像对待孙辈一样对待他,“家里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你拿。”
前几年,他和父亲到杨的家中拜访,杨少华当着这对父子的面,要展示自己的自行车技术,“他总是很和蔼可亲,不在我们面前摆长辈的架子。”
韩兆是杨少华与杨议的相声经典之作《肉烂在锅里》、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的编剧,并在其中饰演主角杨光的朋友条子。韩兆在20世纪90年代末与杨少华相识,对杨少华的印象是“活泼、乐观、幽默”,杨还将现实中的“蔫”带到舞台上,“台上,他是蔫坏,但现实生活里,他是蔫老实。”
▲ 杨少华去世前三四天,韩兆与他见面合影,那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受访者供图-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