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5 | 来源: 环球人物杂志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美国科技公司Meta以超过2亿美元(1美元约合7.17元人民币)的总薪酬,将华人AI工程师庞若鸣(Ruoming Pang)招入麾下。
庞若鸣曾任苹果公司AI研发团队负责人。加入Meta后,他的薪资不仅远超苹果CEO库克7460万美元的现金薪酬,甚至接近足球明星C罗2.85亿美元的年收入,成为AI领域首个薪资比肩顶级球星的从业者。
在庞若鸣加入Meta的同时,还有数名AI工程师也被Meta高薪挖走,由此掀起硅谷抢人大战。
扎克伯格的“AI焦虑”
据媒体报道,Meta给庞若鸣开出的天价薪酬,主要由公司股票和签约奖金组成。
这一超过2亿美元的“总年包”并非全部以现金发放,而是分为3个部分:基础年薪、签约奖金,还有占比最大、和绩效绑定的公司股票。
苹果、谷歌、微软等不少大型科技公司,和员工签订薪酬时通常会设定四年的股票归属期,每年按25%的比例解锁股票。这意味着,如果庞若鸣提前离职或Meta股价表现不佳,他的薪酬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数字。
但从行业普遍薪酬水平来看,庞若鸣拿到的这份薪酬已超过多数企业高管。
此次,Meta CEO扎克伯格不惜重金吸纳人才,和新组建的“超级智能实验室”有关。
据Meta透露,该实验室被视为Meta的AI战略核心,目标是“创造比人类更聪明的通用人工智能”,最终成为“适合每个人的个人超级智能”。
与各大科技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大模型相比,Meta的同类产品在体验和实用性上没有形成绝对的优势,尤其在推理质量、多模态交互和效率方面没有达到预期。这可能导致了扎克伯格的“AI焦虑”,于是加快了人才争夺的步伐。
据了解,为打造“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计划在AI基础设施、研究和人才方面投入数千亿美元。过去几个月,Meta从OpenAI挖走了超过10位研究员,还从Anthropic、谷歌、Scale AI等公司招募了技术骨干。据媒体报道,这支团队里至少有9位华人学者,其中8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北大、上交或中科大等中国顶尖高校。
Meta不惜重金招兵买马,这番动作也引发了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应。OpenAI首席研究官马克·陈在6月29日的内部备忘录中说道:“我现在有一种强烈的情绪,就像有人闯进了我们的家,偷走了什么。”
与此同时,硅谷多家科技公司也纷纷掀起AI人才的争夺战。今年6月,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亲自出马,将两位华人AI工程师招至麾下。7月,谷歌也成功“收编”AI初创公司Windsurf的核心团队。
懂科研也懂产品的“技术大牛”
此番人才争夺战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庞若鸣究竟是何人?大模型业界对庞若鸣曾如此评价:“他既懂算力构建,又懂算法,是个既懂科研又懂产品的人。”翻开庞若鸣的履历,他学生时代的经历,完全符合人们对“技术大牛”的一贯想象。
公开信息显示,庞若鸣1995年从上海向明中学毕业,免试保送上海交通大学“教改联读班”学习计算机专业。1998年,他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后赴美深造,先后获得南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和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庞若鸣领英主页截图。
博士毕业后,庞若鸣加入谷歌,担任首席软件工程师,工作了15年。在谷歌任职期间,他参与了大数据服务关键组件的研发,与同事共同创立的“一致性授权系统”,至今仍在支撑谷歌的核心服务。-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