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6 | 來源: 點新聞 | 有3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壹口氣向多國發出威脅,告知美方將於8月1日起加征高額關稅,但隨後又迅速就加征期限“松口”。從美國4月宣布“對等關稅”,大舉向全球發動“關稅戰”,到不斷更改加征關稅期限,各方對於川普政府的反復無常已基本習以為常。
專家認為,各國已看清川普政府極限施壓背後的虛張聲勢,看穿美國外交經貿政策的訛詐本質,更加堅定地在與美國打交道時維護自身核心利益。隨著世界各國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川普政府的“不可預判”,美國在各國眼中也變得愈發“不可信任”,其國際信譽加速崩塌。
川普政府的套路被看穿
美國媒體總結,無論是關稅談判,還是烏克蘭問題、伊核談判等外交事務,世界逐漸摸清了川普政府政策反復背後的行為套路。
——極限施壓。近日,川普政府壹口氣向23國和歐盟下了施加高額關稅的“最後通牒”,其中既包括美國的西方盟友,也包括壹些全球南方國家。美國智庫國際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西納·圖西認為,川普慣行的“交易的藝術”是,先極限施壓,試探他國底線,然後試圖在最後壹刻達成交易、謀求最大利益。
——議題捆綁。川普政府多次把關稅談判與防務安全等議題捆綁,向相關國家施加多重壓力。比如,在向韓國領導人發出“關稅威脅信”後,川普次日即批評韓國為駐韓美軍支付的費用“非常少”。美國《外交事務》雜志說,在關稅談判中,川普政府往往附帶許多與貿易無關的要求。
——肆意而為。美國媒體分析,川普政府制定政策時會依賴於“總統直覺”,肆意而為導致的政策混亂讓外界難以琢磨。針對美國公布的所謂“對等關稅”稅率計算表遭到經貿專家質疑,美國克拉克大學名譽教授約翰·布朗說,這種根據個人意願隨意設定關稅的做法“前所未見”。
川普政府的這些套路不僅體現在關稅談判上,還體現在外交事務中。在俄烏問題上,美國先是聲稱暫停對烏克蘭部分軍援,沒過幾天即宣布向烏提供大量“愛國者”導彈系統。在最新表態中,川普還把俄烏談判與對俄關稅捆綁,發出50天內達成停火協議的“最後通牒”,把以上套路用了個遍。
從“不可預判”到“不可信任”
“作為壹個國家,我們必須變得更加不可預判。”首次競選總統時,川普就曾這樣描述其外交政策。川普政府並非是首個運用“不可預測性”策略的美國政府。越南戰爭期間美國領導人就提出所謂“瘋子理論”,即試圖令他國相信自己“不理性到什麼都能做得出來”,迫使對方在恐懼中讓步。
但國際政治學者普遍認為,這壹理論很難成功,反而會令使用者的言行難以被信任。
政策反復無常讓各國對美國的不信任感迅速上升,美國信譽大幅滑坡。川普政府所謂的“不可預測性”,正逐漸變為“不可信任、不可合作”。英國華威大學政治學研究員史蒂夫·鄧恩說,越來越多國家正迅速認識到,川普政府不值得信任。
日本《讀賣新聞》6月底公布的輿論調查顯示,日本民眾對美國的信任度降至22%,創下2000年以來最低紀錄。民調機構尼拉數據公司5月發布的報告表明,美國在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的淨正面形象值從2024年的“+22”降至“-5”。
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丹尼爾·德雷茲納認為,“不可預測性”導致川普政府為達成國際協議所做的大部分嘗試都失敗了,因為對方感到,即使達成協議也無法確保美國會遵守。
更多國家選擇“硬剛”美國
專家認為,川普政府所謂“不可預測性”策略的背後,是其對外政策的訛詐本質和美國壹貫的霸道霸凌。美國外交政治分析師大衛·羅特科普夫說,川普政府試圖以“暴徒式的敲詐勒索”推動談判、達到目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