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6 | 來源: 加拿大留學生問吧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留學生 | 字體: 小 中 大
“你涉嫌洗錢”、“你欠稅”、“我們是中國大使館”——這幾句話,足以讓異國他鄉的留學生陷入驚恐,而等待他們的,是幾拾萬加元的詐騙陷阱。
安省女留學生被騙近20萬加元
據CityNws報道,壹名在安省圭爾夫(Guelph)求學的20多歲女留學生,因接了壹通自稱“加拿大稅務局(CRA)”的電話,被詐騙團伙騙走高達19.3萬加元!
圭爾夫警方透露,騙局始於今年4月,騙子先是冒充CRA工作人員,謊稱受害者涉嫌與中國廣東省的壹家公司有關聯並欠下中國稅款,隨後又將其“轉接”給冒充中國警方和檢察官的人,對方聲稱她涉及壹起跨國洗錢案,並恐嚇“如果不支付‘保釋金’將會被遣返回國。”
詐騙團伙指示她將14.2萬加元通過電匯轉至新加坡的壹個賬戶,之後她又被要求匯出第贰筆金額5.1萬加元,總計19.3萬加元。
騙子告訴她,這些錢將暫時凍結,並會在7月14日退還。但當她沒有如期收到退款時,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並於本周贰(7月15日)報警。
其實,這樣的詐騙早已不是孤例。
中國留學生3個月被騙40多萬人民幣
去年,壹位在加拿大的中國留學生在社交媒體發文自述:“我被騙了40多萬人民幣,整個人都快崩潰了。”她講述了自己被騙子"精神控制+遠程監控"、持續長達叁個月的噩夢經歷。
字裡行間,滿是痛苦與無助:
“我自責、害怕、恐懼,甚至不敢面對手機和電腦,壹聽到手機鈴聲響起就特別害怕,仿佛下壹秒就會被騙子纏上......”
“我不可以崩潰,我還有後面那麼長的路,但是後面該怎麼走呢?我感覺支撐我走下去的勇氣,已經用光了...”
這些經歷震撼了無數網友的心,也揭開了這些騙局背後的套路。
常見詐騙套路:
【假冒運營商+中領館】稱受害者名下手機號涉詐騙,身份被盜用,必須“配合調查”,並要求繳納巨額擔保金;
【假包裹通知+國內公安】虛構包裹牽涉走私、販毒、洗錢等嚴重罪名,要求配合遠程筆錄並凍結資金;
【視頻連線施壓】:騙子假扮警察、檢察官,全程視頻對話制造恐慌、令留學生失去判斷力,逼迫其繳納“保證金”。
更可怕的是,騙子還會誘導受害者自願斷聯、卸載社交軟件、不聯系家人,營造“只有我們能幫你”的孤立情境,徹底摧毀他們的心理防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