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7 | 來源: 德國之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本周發布報告,顯示在中國的美國企業今年新投資計劃創下歷史新低,對獲利的信心也下滑。美國企業表示,美中關系的不確定性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是他們當前最擔心的問題,但大多數美國公司仍認為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https://t.co/2L26Ffxg54—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July 17, 2025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周叁(7月16日)發布報告,顯示在中國的美國企業今年新投資計劃創下歷史新低。該報告是在今年3月至5月期間,在美中發生關稅及非關稅沖突後進行的調查,對象包含130家在中國投資的美國企業。
美中政府高層在日內瓦和
倫敦舉行會談後,雙邊
達成貿易協議框架,同意取消高關稅和部分出口限制,但由於尚未達成更持久的貿易協議,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會長譚森(Sean Stein)表示:“現在在中國的企業盈利能力比幾年前有所下降,但聲譽、監管和政治等風險卻持續增加。”
盡管有82%的美國企業在2024年盈利,但只有不到壹半的企業表示對在中國投資的未來感到樂觀,反映出對關稅、通貨緊縮以及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商業諮詢部門主管沙利文(Kyle Sullivan)指出,超過壹半接受調查的公司今年根本沒有在中國的新投資計畫,這是先前的調查中從未觀察到的新發展。
此外,27%的受訪企業有計畫將業務遷出中國,不僅比去年的19%更高,也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不過,幾乎所有受訪的美國企業都表示,如果失去在中國的業務,該公司將無法在全球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對中國產能過剩擔憂提高
中國經濟疲軟也是美國企業面臨的挑戰。周叁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國內需求疲軟、本土產業產能過剩,正在損害美國公司的獲利能力。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過去主要影響鋼鐵等工業部門,如今蔓延至更廣泛的經濟領域,包括醫療保健和消費品。
81%受訪企業表示,產能過剩危機導致其所在的產業價格下跌,利潤率也縮水。報告稱:“隨著投資與生產在中國經濟增長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產能過剩的擔憂也日益加劇。”
美國及歐盟過去多次批評
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但中國否認透過政策及政府補貼等方式,讓低價商品充斥全球市場,沖擊西方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監管問題,包含知識產權被侵害、市場准入等,今年未入列美國企業的前伍大擔心項目。譚森指出:“這不是因為中國的情況出現了戲劇性改善,而是來自美國的新挑戰現在同樣成為企業面對的重大挑戰。”
特朗普對華態度放軟?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道,特朗普為了促成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高峰會,以及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近期逐漸放軟原先對中國的強硬態度。本周贰,特朗普也說將以“非常友好的方式”與中國競爭。
報道稱,特朗普目前更傾向與北京達成貿易協議,並追求快速、可宣傳的勝利,而不是從根本解決貿易不平衡的結構性問題。
壹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准備延長原訂在8月12日到期的
美中關稅休戰期,再往後3個月。此前,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受訪時也曾說,這個期限具有彈性。-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