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7 | 來源: RFI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17日出版的絕大多數法國日報頭版關注的新聞焦點繼續圍繞法國政府公布的2026年預算計劃的話題展開,取消公共假日的建議成為預算爭議的焦點之壹。贊同者認為這是糾正公共財政的必要措施,而反對者則表示這些措施缺乏公正。各報關注的其他國內和國際新聞內容還有:雷諾汽車股市崩盤,周叁股價暴跌18%,加劇市場緊張情緒;歐盟警方聯合多國成功搗毀親俄黑客組織«NoName057(16)»;川普突然轉變援烏立場,支持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導彈。
關於中國,《費加羅報》披露:中國大力治理空氣污染,減少贰氧化硫排放,卻意外地加劇了全球變暖。
中國的反污染斗爭推高了全球氣溫
《費加羅報》在科學版頁的壹篇署名文章中,揭示中國的反污染斗爭推高了全球氣溫。
文章作者指出:中國大力治理空氣污染,尤其是減少贰氧化硫排放,雖然改善了公共健康狀況,卻意外地加劇了全球變暖。
空氣污染每年在全球導致數千萬人的死亡。但矛盾的是,它也有壹個“積極”作用:因為大氣中的硫顆粒能形成壹種類似巨大遮陽傘的屏障,漂浮在雲層上方,反射部分太陽輻射,從而減緩地球升溫。
中國政府自2000年代末起,開始大力治理空氣污染,特別是針對燃燒煤炭和重油時釋放到空氣中的贰氧化硫。這類污染物是導致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這類污染物每年在中國造成約200萬人過早死亡。
中國大力減排成效顯著,過去拾年間,東亞地區的贰氧化硫排放減少了近叁分之贰。
與此同時,“全球變暖也在加速”。有關方面專家所做研究顯示:在諸多導致氣溫超預期上升的原因中,中國為減少贰氧化硫污染所做努力是“最有力的假設”。2010年以來中國贰氧化硫排放量的下降,每年導致全球升溫0.07°C,累計約0.1°C。
研究認為:反污染措施帶來的“反直覺”效應似乎不止體現在氣溫變化上。中國對污染的治理還可能改變了東南亞及周邊地區的水循環系統,甚至波及北歐氣候,特別影響中國和印度的季風。因此,未來科學界將開展更為詳盡的研究,以考察空氣濕度與中國污染物減少之間的關系。
親俄黑客犯罪團伙“NoName057(16)”被搗毀
另外,歐盟警方聯合多國成功搗毀了親俄黑客組織«NoName057(16)»,該組織曾對歐洲多國關鍵基礎設施發動大規模網絡攻擊。
《費加羅報》指出:歐洲刑警組織和歐洲司法組織周叁(7月16日)宣布,經過代號為“伊斯特伍德”的長期行動,親俄網絡犯罪組織NoName057(16)已被瓦解。這是壹個以親俄意識形態驅動的“黑客行動主義”組織,成員多達4000人。2023年以來,共在全球發動了7萬4000多起攻擊,其中2200起發生在法國。
NoName057(16) 專門從事分布式拒絕服務 (DDoS) 攻擊,這種攻擊旨在通過向服務或站點發送大量請求使其無法使用,其主要目標是損害烏克蘭及其盟友。作為克裡姆林宮的堅定支持者,該組織在發動攻擊的同時還發布親俄信息。
為了招募和激勵成員,NoName057(16) 實施了所謂的“游戲化”機制,其靈感來自電子游戲。討論區設置了徽章系統和記分牌,以獎勵最優秀的黑客。這些黑客隨後會獲得加密貨幣作為報酬。
經過歐盟12個國家以及歐洲相關機構的聯合打擊,這壹黑客組織的核心服務器已被關閉,兩人被捕,並在多個國家進行了 24次搜查,其中包括法國的壹個分支機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