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8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今年夏天的“荔枝”大豐收。繼電視劇和舞台劇之後,電影版《長安的荔枝》也“再接再荔”地上映了。
這部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的作品,在壹段古代運送荔枝的苦差裡,講謀略、講人性、講職場與官場,講歷史與今朝,因為能夠折射承載的面相足夠豐富,也自然成為改編的香餑餑。
上映首日,豆瓣開分7.7,暑期檔國產片第壹匹黑馬,應該穩了。
《長安的荔枝》海報
大鵬導演的電影版,講述了大唐小吏李善德,陰差陽錯接下從嶺南運送鮮荔枝至長安的 “不可能任務”。在貴妃誕辰的時限壓迫下,李善德從最初的怯懦、不知所措,到為了家人放手壹搏,在嶺南與長安之間來回奔波,不斷嘗試保鮮方法、規劃運輸路線,與各方勢力周旋。
那些藏在荔枝運輸路線圖裡的算計,不僅是大唐小吏的困局,也是每個當代職場人都逃不過的“牛馬時刻”。而重聚的大鵬、白客、莊達菲這“年會”叁人組,即便改頭換面、改朝換代,也藏不住濃濃的“打工人”氣息,讓人自然開始期待壹場“整頓唐代職場”的大戲。
在敘事節奏上,影版《長安的荔枝》明顯加快了步伐。相比劇版的盤根錯節“娓娓道來”,電影版像壹場緊張刺激的“生死時速”。電影開場,大鵬飾演的李善德剛剛背上房貸,便被卷入壹場荒誕的職場風暴。
李善德開篇即背上房貸
身為上林署九品小吏,他莫名被推上“荔枝使”之位,要在短時間內跨越伍千裡,解決荔枝“壹日色變,兩日香變,叁日味變”的保鮮難題,否則便是死路壹條。沒有劇版的上司和同僚“甩鍋”鋪墊,老實人接倒霉事,鍋從天上來,就是分分鍾的不容贰話。
李善德從接到任務開始,便踏上了爭分奪秒的實驗與奔波之路。從研究保鮮方法,到規劃運輸路線,再到與各方勢力周旋,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讓影片充滿了緊迫感與懸念。
為了使劇情更為集中,影版的人物關系也更為簡單,權謀黨爭的部分僅有蜻蜓點水般的提及,但整個體制的沉痾在壹趟運送荔枝的兜轉間也很難視而不見。
李善德要把荔枝運回長安,困難分兩端,前壹半是技術難題,後壹半是人事難題。技術難題自然是難不倒“算科出身”的理工男,搞定農業專家阿僮的貨源,在多金富贰代蘇諒的贊助下,幾輪實驗終於拿下。
更復雜的是人的難題,技術問題既然得到解決,那長安的聖人為何早沒吃上這可口的嶺南荔枝,就成了其他人的“辦事不力”。各部門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指導思想下,用流程卡進度踢皮球,那踢得叫壹個溜。耿直李善德只懂自證方案的可能性,還得是好友道出“花花轎子眾人抬”的真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