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0 | 來源: 自由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APEC | 字體: 小 中 大
多名消息人士指稱,今年稍後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是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最有可能面對面會談的場合。
香港《南華早報》20日獨家報道,消息人士指出,川普可能會在10月30日至11月1日舉行的APEC峰會前訪問中國,或是在峰會期間與習近平於場邊舉行雙邊會談。
韓國媒體報道,習近平計劃出席在慶州舉行的APEC峰會,川普是否出席則尚未確定。
本月稍早,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魯比歐首次舉行面對面會晤,被視為2國元首可能會面的重要前兆。 與此同時,在上月的電話會談中,習近平邀請川普夫婦訪問中國,川普也對習近平發出回訪邀請。
魯比奧在會後告訴記者,雙方都強烈希望兩位領袖舉行會晤。
自川普1月下旬重返白宮後,美中關系跌宕起伏,包括他威脅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征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 不過,雙方隨後積極穩定關系,並達成1項初步貿易協議,內容包括中國放寬稀土出口管制,美國也松綁部分科技貿易障礙。
報道指出,分析家認為,在APEC峰會前於中國舉行會晤,或是在峰會期間舉行場邊會談,是目前最可能的選項。 此外,川普此次訪華可能會選擇上海或其他城市,而非北京,以有別於2017年對中國首都的正式訪問。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系教授刁大明表示,在有利條件與適當氣氛下,2位領袖的任何互動,都有助於美中關系的穩定與發展。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則表示,根據她與中國官員的交流,從中國的角度看,“他們認為領袖之間的會晤,可以進壹步穩定雙邊關系”,“這也會給習近平壹個向川普施壓的機會,希望川普能放寬某些科技限制,並重申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甚至可能表明美國支持兩岸和平統壹。”
今年在韓國舉行的APEC領袖峰會,是川普(左)與習近平(右)最可能面對面會談的場合。 (美聯社文件照)
不過,分析家也警告,多項因素可能會影響這場會晤的實現,包括台灣議題與華府強硬派的行動。 刁大明聲稱,若美國堅持圍堵中國或幹預台灣議題,將會對領袖會晤形成障礙。
有報道指稱,台灣總統賴清德計劃過境美國,前往中南美洲邦交國訪問。 上海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信強指出,川習會的前景仍有變數,北京將密切觀察美方如何處理賴清德的過境事宜,若賴清德過境期間出現重大挑釁事件,或是美方給予過度高規格接待,都可能破壞目前得來不易的互信基礎。-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