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0 | 來源: 沈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日本2025年度防衛白皮書日前細數了中共主要軍力現狀。壹個比較突出的數據顯示,中共火箭軍裝備的東風-26中程導彈從2024年的140枚猛增到250枚,接近翻倍;東風-17和東風-21導彈數量沒有發生變化。中共火箭軍被整肅後,應該正試圖押寶東風-26,內外恐怕各有原因。相較而言,中共軍隊的其它裝備變化不算大。
東風-26導彈大量增產
按照歷年日本防衛白皮書的數據,2020年時,中共的東風-26導彈庫存為72枚;2021年增長到110枚;2022年和2023年保持同樣的數量,沒有變化;2024年增加到140枚;2025年忽然大幅增加到250枚。相比之下,中共火箭軍的另外兩款中程導彈東風-17和東風-21的數量沒有發生變化。
東風-17導彈是中共號稱的最新型超音速反艦導彈,最大射程1,600公裡,中共吹噓為2,500公裡,主要針對美軍航母艦隊,按理應該大量增產;然而2025年的庫存數量仍為48枚,與2024年相同。
中共火箭軍似乎更多寄望於東風-26導彈,對最新的東風-17導彈卻好像沒有多大興趣,這恐怕令外界感到不解。
東風-21導彈看起來基本要被中共火箭軍放棄了,2025年的庫存數量仍為24枚,與2024年相同。東風-21導彈在2022年時的庫存為134枚;2023年減少到70枚;2024年再減少到24枚,2025年沒有變化;而且僅保留了東風-21A/E型號。
東風-21D反艦導彈原來也被吹噓為“航母殺手”,卻連續2年消失。這些變化與同期火箭軍被整肅的時間吻合,很可能是在調查腐敗的過程中,東風-17和東風-21導彈的真實性能也隨之露餡了。因此,東風-21導彈的大部分庫存被移除,東風-17導彈也沒有繼續生產。
東風-26導彈是在東風-21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仍繼承了蘇聯/俄羅斯導彈體積、重量龐大的特征。東風-26導彈長14米、直徑1.4米,全重約20噸,這不僅令人想起了近期落入以色列境內的伊朗導彈殘骸,尺寸同樣都很大,基本上屬於中共轉讓技術的同類產品。
2025年6月19日,以色列安全部隊人員在戈蘭高地查看壹個疑似的伊朗導彈殘骸。(Michael Giladi/Middle East Image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0年8月,中共稱向南海發射了2枚導彈,1枚東風-26和1枚東風-21。但美國監控了全過程,稱實際發射了總計4枚,分別是從青海發射的東風-26和從浙江發射的東風-21D。中共號稱精准命中目標,但在南海落彈區域未見設置標靶。有分析認為,中共實際發射4枚導彈,可能2枚根本沒有到達目標區域,只好說成發射了2枚。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主要負責導彈的開發、生產,近年來不斷有官員落馬,進壹步增加了外界對中共導彈真實性能的懷疑。-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