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1 | 来源: 南方周末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郑州公交停在公交场站
南京503路公交,是六合区直达主城的重要线路,每日往返于六合北站与鼓楼公交总站,途经六十多个站点。
据《南京晨报》报道,不久前,503路有了一项新任务,每天15时30分左右,从六合北站出发时,还要将六合的农特产品、生鲜食品等快递带上运往南京城区。
通过“公交+快递”的创新模式,原本要第二天才能送达的快件,如今两个半小时内就可以送达主城区,并在当日送到消费者手中。
南京的尝试并非孤例。自2024年9月以来,西安、武汉、兰州、成都、郑州等地相继展开类似合作,颠覆了人们对公交车的想象。
有网友拍下了郑州公交“白天拉客,晚上拉货”的对比图,直呼这招让闲置资源活起来,走出一条城市公交的复兴之路。
这种合作模式的商业逻辑能否成立?又是否具备全国推广的可能?
“可以成为朋友”
“客、货运有很强的互补性,公交和物流是可以成为朋友的。”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公共交通与快递行业的融合已有先例,地铁系统就做过类似尝试。ITDP是一家成立于1985年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曾参与广州BRT项目的规划与实施。
2023年9月,北京地铁试点非高峰时段“运快递”,成为全国首个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富余运力运输快件的案例。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24年12月,北京地铁4号线已累计运输顺丰同城快件6万件。
而按照多地公交和顺丰的合作设想,它们将设计利用公交车的富余空间运送小件、高时效、同城急件,并将符合条件的公交场站改造为分拣点、前置仓,甚至物流无人机起降平台。同时,优先考虑在公交场站内或周边设立营业网点、快递柜、便民服务站。
在刘岱宗看来,公交系统与物流的合作,对前者来说是一种无需新增资产、以低成本盘活现有运力的机会。
“城市公交系统普遍存在‘峰谷差’,而运营供给按照高峰时段配置。”刘岱宗进一步解释,比如高峰时配100辆车,平峰时只用得上50辆,剩下50辆就是富余的。“与其让这些车辆闲置,不如调动起来参与货运,为公交系统带来现金流。”
如果说公交系统是资源方,急需盘活存量资产,那么,快递企业则是需求方,面临结构调整压力。这场合作,也切中了后者的痛点。
快递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快递行业近年来已由“增量博弈”转向“存量竞争”,业务量增长相对稳定,局部领域出现产能过剩。在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下,借助各类资源进行降本增效,是行业正在探索的重要方向。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从2021年至今,虽然快递行业持续推动单票成本优化,但单票收入仍然下行,管理优化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节降并未留存在快递总部,行业陷入常态化价格战。
2025年价格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启动更早,1-5月全国快递行业价格累计同比下降8.1%,相比2024年同期的6.3%进一步扩大,旺季提价幅度低于预期,末端加盟商压力大。
赵小敏认为,公交系统的调度能力、运力储备、线路覆盖都是快递物流可以复用的资源,与公交合作会使快递企业的成本下降。
而高密度覆盖的城市公交站点,更是快递物流所需的高价值资产。-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