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2 | 來源: 澳門月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當地時間7月21日,壹項美國研究顯示,讓13歲以下兒童使用智能手機可能對其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該研究由非營利組織進行,分析來自163個國家、超過200萬人的自我反思報告,發現13歲前使用智能手機的兒童更容易出現自殺念頭、情緒調節能力下降、自我認同感降低,或感到與周圍環境脫節。這壹影響在女孩身上尤為顯著。研究推斷,兒童每多使用智能手機壹年,其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可能進壹步惡化。
研究指出,越來越多13歲以下兒童通過智能手機瀏覽社交平台,可能因此遭受網絡霸凌、與家人關系惡化或睡眠質量下降,進而導致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問題。報告特別提到,過早接觸社交媒體可能放大這些風險,因為兒童尚未具備足夠的心理成熟度來應對網絡環境的挑戰。研究呼吁家長、教育工作者及政策制定者考慮對兒童使用智能手機設限,並加強監管其接觸的網絡內容,以保護年幼用戶的心理健康。
該研究已於7月21日在國際期刊《人類發展與能力雜志》發表,但研究機構強調,結論僅基於受訪者的自我反思報告,尚未經獨立驗證,且無法預測科技進步如何影響未來結果。專家建議,應進壹步開展長期研究,探討智能手機使用與心理健康的因果關系,並制定更具體的指引,例如限制每日使用時間或推遲兒童首次接觸智能手機的年齡。
此研究引起廣泛關注,特別是在當前智能手機普及的背景下。美國心理學會近期數據顯示,近60%的青少年每天花費超過4小時在智能設備上,凸顯問題的迫切性。研究團隊敦促社會各界采取行動,確保兒童在數字時代健康成長。
隨著暑期來臨,中國兩大游戲巨頭騰訊和網易發布未成年人游戲限玩日歷,整個暑假未成年玩家可玩游戲的總時長為27小時。
騰訊7月3日宣布啟動“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保護專項行動”, 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未成年玩家僅可在每周伍、六、日晚間8時至9時體驗游戲。這意味著未成年人每周只有叁小時游戲時間,暑假期間游戲總時長上限在27小時。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2021年發布《關於進壹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
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騰訊游戲還推出全套賬號管理工具,家長可設置單次游戲時長限制,系統在超時後將自動強制賬號下線。針對未成年人冒用家長賬號的情況,騰訊也引入“人臉券”功能,在非游戲時段自動觸發人臉識別驗證。
網易游戲6月30日也發布暑期限玩日歷,規則與騰訊基本壹致。網易也提示家長,可通過“網易未成年人護航平台”綁定孩子賬號,實時查看游戲時長及消費記錄,平台的“壹鍵禁玩”和“壹鍵禁充”功能,也可便於家長精准管控孩子游戲行為。
國家新聞出版署2021年發布《關於進壹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根據上述通知,網游企業僅可在周伍、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的晚上8時至9時,向未成年人提供壹小時網絡游戲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