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2 | 來源: 大紀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的壹項突破性研究首次證實:昆蟲能聽見植物發出的聲音,並據此做出決策行為。這項發現為自然界聲音溝通研究開啟全新領域,也可能改變人們對農業與害蟲管理的理解方式。
研究團隊由動物學家約西‧尤維爾(Yossi Yovel)與植物學家莉拉赫‧哈達尼(Lilach Hadany)領導,兩人過去已證明植物會在壓力下(如土壤幹涸)發出類似爆米花爆裂的超音波“卡噠聲”,頻率遠高於人耳可聽范圍。壹棵健康番茄植株平均每小時只發出壹次聲響,但在幹旱壓力下,可能每小時爆發數拾次。
那麼,誰在聽這些聲音?研究人員懷疑昆蟲可能是潛在的“聽眾”,並針對雌性非洲棉葉蛾(Spodoptera littoralis)進行壹系列實驗。這種蛾類通常將卵產在番茄植物上,以便孵化後的幼蟲就地取食。
研究發現:
在健康與缺水的兩棵番茄植株之間,蛾類明顯偏好將卵產在“安靜、健康”的植株上;
當實驗中不放植物、僅播放植物受壓時錄下的聲音,蛾類會選擇靠近聲音的壹側產卵,似乎將聲音視為植物存在的線索;
當蛾類無法聽見植物聲音時,不再展現產卵偏好,證明聲音為其決策依據;
若兩側都有健康植株,但壹側播放植物受壓聲響,蛾類則再次偏好選擇安靜壹側,可能還輔以嗅覺辨別。
研究人員強調這種植物聲響可能並非與昆蟲溝通的訊號,而是被動暴露出的“線索”(cue)。也就是說,植物並非“故意”發聲吸引或驅趕昆蟲,但昆蟲能聽見並加以利用,從而構成壹種“聲學互動”。
研究最終結論指出:“我們首次揭示了植物與昆蟲之間的聲音互動證據。我們相信這只是開始,自然界中動植物之間的聲音互動必定還有更多樣的形式與角色,有待探索。”
該研究於7月15日發表於《eLife》期刊,由特拉維夫大學、以色列農業部屬下的沃卡尼研究所(Volcani Institute)等單位共同合作完成。
示意圖(公有領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