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佳音時刻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最近,多位網友反映,微信、QQ、抖音這些常用軟件後台的監控越來越嚴。有業內人士透露,中共國家網信辦下達新命令,要求各大平台必須接入“關鍵詞搜索”和“贰次數據分析”系統。也就是說,這個系統不僅是檢查現在在說什麼,還要檢查以前說過什麼。
不僅如此,當局還在後台部署人工智能技術,對用戶的聊天記錄、語音、圖片等信息進行持續掃描,以及深度識別。
北京網民陳先生稱,不久前,他在微信群中發送“壹尊”兩字,就被海澱公安分局傳喚兩次。他說,網警開門見山地說,“你說誰不行,‘你只要壹提他,我們就得處理’。聽這意思,警察也很無奈。”
陳先生表示,在談話時,警察在無意中表示,北京現在有數萬名網警,每天的工作就是盯著屏幕,查看聊天記錄、分析賬號行為,工作強度甚至比刑警還高。他說:“北京都這樣了,其它城市恐怕也差不多。
網安領域的業內人士周先生透露,現在很多平台已經接入網信辦統壹部署的“智能輿情監測系統”。這個系統不僅可以公開監控實時動態,還能識別語音、拼音、諧音詞,甚至連圖片上的文字都能分析。他說,“以前聊天記錄只是備份,現在卻是反復分析,哪怕是幾年前的記錄,只要觸發敏感詞就會被標記。”
周先生補充,這個系統全天候運行。每條可疑信息都會生成報告,並交由專人審查。他說:“現在連點贊、轉發、瀏覽頻次等行為也被記錄與量化。後台會追蹤你在群裡說了什麼、誰給你點贊、你轉發了哪些內容,這些全都存在資料庫裡。”
河南網民呂先生表示,自己的賬號被封了拾幾次,有時自己啥都沒說,賬號就被封了。有朋友的留言,只有他自己能看到,別人卻看不到。這種情況說明,平台將他的賬戶設置成‘隱形屏蔽’,以致於他的言論根本就傳不出去。這種行為非常隱蔽,賬戶被‘隱形屏蔽’後,在賬號內是看不出來的。只有用其它賬號查看,才能發現留言被屏蔽了。也就是說,很多人覺得自己的賬號是正常的,但實際上早就被“限流”或“沉底”了,完全沒有傳播力。
業內人士高先生指出,這壹輪審查比以前都要狠,騰訊、字節跳動、快手、阿裡這些大型平台,被要求隨時響應政府指令。壹有“風吹草動”,就得刪帖、封號,交出用戶資料;有的平台甚至設立專人團隊,全天候配合政府。
更嚴重的是,平台不僅是加強審查,還會主動回溯分析。哪怕只是轉發、點贊,也會被算法標記,形成行為檔案。也就是說,現在不僅是你當下說了什麼,而是“你以前說過什麼”。
在這種程序的審查下,網民使用的很多“避審”方式都失效了,比如拼音、諧音字、表情符號等。為了規避風險,很多用戶根本不敢說話,只能通過轉發海外截圖、自媒體鏈接來表達心情。
高先生提醒大家:“現在不是封你壹個賬號那麼簡單了。如果言論被歸類為‘有組織’或‘傳播廣泛’,不僅封號,還可能被傳喚、行政拘留,甚至刑事起訴。”-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