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華盛頓郵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華盛頓郵報24日獨家報導,移民(专题)和海關執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ICE)今年6月9日發布備忘錄,指示各地幹員擴大24小時監控,列入「拘留替代」(Alternatives to Detention,ATD)計劃的所有移民都要戴上有GPS定位功能的電子腳鐐。根據統計,約有18萬3000人被納入「拘留替代」計劃。
名稱為「拘留替代」的追蹤計劃允許面臨遣返的無證移民避免住進拘留中心,但必須通過監控設施隨時回復消息,確認所在地點,否則將面臨懲處。
報導指出,目前在「拘留替代」計劃中只有2萬4000名移民使用電子腳鐐。
移民和海關執法局非拘留移民管理處代理副處長賀蘭德(Dawnisha M. Helland)在發給部屬的信中表示,孕婦可以豁免不必戴電子腳鐐,改戴追蹤手環。
賀蘭德信中寫道,外籍人士在定期報到時未遭逮捕,應該盡可能要求升高監控層級,要求戴上具有全球定位系統(GPS)功能的電子腳鐐,並且擴大報到要求。
報導指出,與住進拘留中心相比,電子腳鐐是更便宜、更有人性化的監控手段,但移民與移民權益倡議組織說,黑色的電子腳鐐體積龐大,造成不適,讓人遭到污名化,侵犯隱私。倡議組織表示,許多被要求戴上電子腳鐐的移民並無犯罪前科,法院開庭不曾缺席。
芝城1家5口無前科遭遣返 ICE拘捕無犯罪紀錄者暴增
在川普政府第贰任期全面加強全國及芝加哥(专题)地區的移民執法之際,壹項最新公開數據顯示,被拘留的移民人數顯著上升,尤其是那些無任何犯罪紀錄的個體。
芝加哥論壇報分析「驅逐出境數據項目」(Deportation Data Project)提供的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數據得出,川普政府針對如芝加哥這類庇護城市強化執法後,在當地兩個ICE處理中心的初步拘留人數激增。
數據顯示,今年6月初的某日,拘留人數達88人創下高峰,該日亦因社區與移民官員發生沖突而受到關注。分析指出,當天拘留的移民中,多達肆分之叁無犯罪紀錄。
這波拘留潮與全國趨勢壹致,川普政府日益專注於拘捕無合法居留身分的人士,即便這些人並非過去ICE主要鎖定的重罪犯。
統計顯示,ICE在川普第贰任期的前150天中,拘留的有犯罪紀錄者為拜登政府最後150天的叁倍,而無任何犯罪紀錄的被拘留者則達九倍之多。
盡管地方ICE未公布執法細節,這些數據由洛杉磯(专题)加州(专题)大學法學院通過2024年12月提起的「資訊自由法」(FOIA)訴訟取得。法院紀錄顯示,ICE於今夏分批交出原始數據,並由該校分享給研究機構與媒體。
盡管數據未揭示被拘留者的姓名或確切逮捕地點,但可通過Broadview與芝加哥兩處ICE設施的登錄紀錄,判斷該區域的拘留狀況與人員組成。
分析發現,在被ICE列為有罪紀錄者中,川普任期前150天的重罪與性犯罪定罪者人數近為拜登政府最後150天的兩倍,但酒駕與交通違規等輕罪占比較多。以6月4日拘留的88人中,僅22人有犯罪紀錄,其中兩人為暴力或性犯罪,叁人涉毒品與財產罪,叁人為交通違規,兩人為非法入境與再入境,另有壹人違反緩刑條件。
當時ICE聲明指出,所有被拘留者均已收到移民法官的驅逐令而未依令離境。截至叁周後的最新更新,該88人中已有25人遣返或自願離境,包括肆名有罪紀錄者(涉及槍擊、偷竊、酒駕與非法再入境),另有六人雖有未審結案件亦被驅逐,另15人無任何犯罪紀錄仍被遣返。
整體而言,在芝加哥地區被遣返者中,約半數有犯罪紀錄,叁分之壹無犯罪紀錄。雖川普針對委內瑞拉幫派問題頻頻放話,但數據顯示,自其就任以來芝加哥地區最多被遣返者仍為墨西哥出生(302人),其次為委內瑞拉(136人);而在無犯罪紀錄者中,最多人來自委內瑞拉,其次為墨西哥。
最年幼被遣返者為壹名2021年出生男童,數據顯示男童與壹名30多歲委內瑞拉女性及叁名孩童同行,伍人皆無犯罪紀錄,於2023年7月入境,美國移民法官於2024年3月發布驅逐令,並於6月11日在伊州被拘後,5日內全數遣返回委內瑞拉。
最年長者為1957年出生的墨西哥籍已婚男子,早於2009年即接獲驅逐令,今年4月11日才遭ICE逮捕,之後於伍天內從Broadview轉送至印第安納州兩間拘留所,最終自德州遣返。-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