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来源: 囚徒的自由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前几天,朋友和我诉苦,说了他在家里和孩子的一个互动场景:
“晚饭后,我随口问儿子:“今天学校怎么样?”
他边喝水边回了一句:“还行吧。”
我接着问:“今天作业多不多?”
“一般。”说完,他低头继续刷平板。
对话草草结束,我却突然有些失落。明明我只是想跟他聊聊天,可怎么总像在查岗?”
很多父母都有这种困惑:我们不是不关心孩子,但一开口,孩子就像设了防火墙,怎么也进不去。其实问题不在孩子,而在我们不太会“聊”。
聊天这事,说小也小,说大也大,它藏着的是亲子之间的信任、陪伴和温度。
一、聊天不是审问,而是靠近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用“完成任务”的方式跟孩子说话:
“作业写完了吗?”
“钢琴练了吗?”
“今天有没有被老师批评?”
这些问题看似关心,实则让孩子有种被盘问的感觉。一听就知道你是来“检查进度”的,自然不想多说。
真正的聊天,应该是轻松的、平等的、没有功利目的的。不是为了知道结果,而是为了靠近他,走进他的小世界。
二、聊天,要从“小”处入手
换个方式问问题,效果可能截然不同。
你不问:“今天学校怎么样?”
你可以问:“你们今天午饭吃了什么啊?有没有你不敢吃的东西?”
你不问:“作业写完了吗?”
你可以问:“今天老师有没有讲什么你觉得特别好玩或者特别奇怪的知识?”
你不问:“练琴了吗?”
你可以问:“班上有没有小朋友也学琴?他们会不会偷偷不练?”
这些问题有几个特点:
小而具体:孩子一听就知道怎么回答,不用费脑子组织语言。
开放又轻松:不会被“是”或“不是”堵住,也不会让人有压力。
充满好奇:孩子感受到你是真心想了解,而不是例行公事。
容易引发分享:从食物、同学、课堂细节出发,更容易勾起孩子的表达欲。
三、聊天的秘诀:请教+八卦+不评判
有一次,我装作很认真地问我家孩子:“你们班最受欢迎的同学是谁啊?是因为成绩好吗,还是长得帅?”
他立马来了兴致,跟我聊了整整二十分钟,讲了谁是“搞笑担当”,谁是“暗恋对象”,还悄悄说了几个同学的“小秘密”。
为什么这种问题好使?
因为它结合了“请教”和“八卦”两个要素:
请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有主导权;
八卦则调动了人类的天然兴趣——连大人都抗拒不了。
只要你能保持开放、温和、不评判的态度,孩子其实非常愿意分享他们的小宇宙。-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