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7 | 來源: 馬孔多之路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則帖子,以我親身經歷體驗,壹點不假。下面我講點這次親身經歷。去年5月底我去了烏魯木齊,准備拍點關於新疆人文風光的片子,在烏魯木齊租房時遭遇到的與社區打交道的經歷。
在烏魯木齊租房,租房人要和房東壹起去社區報備,這是壹個有點繁瑣復雜的程序,除了房租合同,租房人的身份信息也要交給社區,報到派出所審查,沒有問題後,再發給壹個電子身份卡,如下圖,類似於以前外地人在北京的暫居證。社區還會對你的個人信息進行全面的了解,包括職業、婚姻、家庭成員等等,你得如實告訴他們。
如果你認為作為壹個來這裡租房的內地人,這是唯壹壹次與烏魯木齊的社區打交道,那你就太天真了,接下來社區和你之間會沒完沒了。首先,壹個與你定向聯系的社區幹部,會隔叁差伍上門來刷碼,我印象中是每周肆下午。這個碼是個電子感應設備,粘在室內靠近門的牆上,社區幹部必須敲門,開了門才能刷。我理解這是新疆發明的壹種普通治安巡視和流動人口管理制度。剛開始我很抵觸,在內地人看來,這簡直是對個人隱私和公民權利的冒犯,警察也沒有權力這麼做。但是也只能入鄉隨俗,忍氣吞聲,我默默接受了這種帶有強制性的定期入戶刷碼,因為我曾嘗試與社區幹部辯論,沒用。在社區幹部看來,我是他們的管理對象,我對他們權力的合法性提出的質疑,在他們看來我這種思維方式不可思議。-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