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31 | News by: 黄娜老师 | 有6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关于《南京照相》,有一种声音说,爱国主义教育是没错,但题材过于血腥,担心青少年,特别是小朋友们扛不住,以至于过早接触历史苦难,留下什么心理阴影。
这个,怎么说呢。
相比以往类似题材,电影其实都已经算是相当克制了,既不回避暴行本身,又没过多渲染血腥暴力的镜头。特别是拍摄女性受害者时,并没有采用很多大导演最爱的男性凝视角度,比如呈现女演员袒胸露腿、衣服被撕烂的镜头,但同样也拍出了侵华日军的兽行。
而且,这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终于不再出现什么“人性未泯的鬼子”、“幡然醒悟的鬼子”或是什么“无辜被骗的日本普通人”了。
什么是军国主义?
就是举国一致,所有人都加入了战争绞肉机,这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国运之战。
我们作为受害者,为什么要试图理解刽子手呢?
好了,咱们还是说回话题。
怕吓着小孩子?
可是,你爱你的孩子,但敌人不爱啊。
在电影结尾,有这么个情节。
1947年4月26日,南京雨花台,枪决日本战犯谷寿夫。
人群中,林毓秀带着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站在枪决现场(男孩应该是老金家的那个小婴儿),并拍下了中国军人打爆谷寿夫脑袋的照片。
接着,咱们再看几张老照片。
这是1947年4月26日,南京雨花台,枪决谷寿夫的真实现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