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1 | 來源: AI未來指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當人工智能以顛覆性姿態重構人類文明時,壹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浮出水面:我們究竟在創造怎樣的未來?
若要尋找這個時代的科技先知來探討這個問題,凱文·凱利(Kevin Kelly)的名字必然位列其中。
這位《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失控》作者,早在1994年互聯網方興未艾之際,便預言了雲計算、物聯網和虛擬現實的技術趨勢。他的“技術元素”理論重構了硅谷對技術本質的認知,而“壹千個鐵杆粉絲”法則至今仍是創作者經濟的核心指導思想之壹。
如今,在其新作《2049:未來10000天的可能》中,他將目光投向2049年——壹個被AI徹底重塑的世界。
凱利給出的答案依然充滿預言性的洞見。他讓我們忘掉AGI和大壹統模型的存在,轉而擁抱像動物園壹樣千奇百怪的“異類智能”AI。他不相信AI將是凌駕於人類之上的神明,而是像外星人壹樣與我們共存的"他者"。
在他描繪的2049年,我們將生活在壹個“鏡像世界”中。壹個增強版的“元宇宙”,疊加在現實之上的虛擬維度。在那裡,人類與AI在叁維空間中相遇、協作、創造。在這個世界中,人類的價值不會因AI而貶值,反而會因其稀缺性而倍增。
這份烏托邦式的願景是否經得起現實檢驗?回望1990年代,凱利曾堅信互聯網會帶來去中心化的民主盛世,但現實卻演變為算法壟斷與信息戰的血腥戰場。而今天,當我們審視這個被算法主宰、被巨頭壟斷、充斥著虛假信息的互聯網時,不得不承認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因此,當凱利再次描繪壹個由AI主導的美好未來時,我們既需要他的遠見照亮前路,更需以清醒之姿追問:當智能眼鏡記錄壹切時,人是否真的可以為了便利放棄所有的隱私?當AI助理接管人類時,平等的主張是否還有意義?
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2049年是“酷中國”的崛起,還是新壹輪失控的開端。
重新思考AI:從“超級智能”到“異類智能”
騰訊科技:KK你好!在我們2024年的對話中,你曾提到ChatGPT和AI圖像生成技術帶來的顛覆性體驗。今年呢,是否有任何新的AI模型或智能體讓你感到驚訝?
Kevin Kelly:沒有什麼令人震驚的新產品,新模型似乎沒有那麼革命性。很多人都會有同感。這可能表明擴大規模正變得越來越困難。自我們上次對話以來,我對當前的模型印象深刻,但並不驚訝。這也包括中國的模型,它們非常出色,但與美國的模型相比仍沒有太大區別。
騰訊科技:當下的模型能通往AGI嗎,還是說需要更多的東西?
Kevin Kelly:我認為還需要更多。但這只是我的直覺,也可能會錯。很多聰明的投資者相信,僅靠擴大現有模型的規模就能實現AGI,基於我過去的經驗,我對此表示懷疑。
在寫《失控》和《新經濟新法則》時,我試圖說明的是,我們無法用壹種完全自下而上、完全去中心化、完全扁平化的東西走完全程。而這些大語言模型就是這樣的,沒有層級,所有神經元都壹樣。所以,我懷疑通過擴大這種扁平模型能否實現AGI。
這是壹個絕佳的起點,但無法帶領我們到達終點。智能不是單壹元素,而是由幾拾種不同元素構成的復雜化合物。我們可能需要新的術語去描述智能。
我的基本前提是,我們普通人和研究它的科學家對智能到底是什麼壹無所知。就像1700年代發現電和元素時壹樣,當時最聰明的人對它有各種理論,但最終都錯了。
我們正處於這個階段——對智能毫無頭緒。
騰訊科技:這個新術語是你在書中提到的“異類智能”(Alien Intelligence)嗎?你為何認為用它來描述未來25年的AI,比AGI或ASI更准確?
Kevin Kelly:“異類智能”對我來說是壹個思考AI的隱喻。把它想象成來自另壹個星球的外星人。
它們可能有感知,有意識,但關鍵是它們是不同的,而不是更高級的。
騰訊科技:它和通用人工智能(AGI)或人工超級智能(ASI)有什麼區別?
Kevin Kelly:“超級”(Super)這個詞暗示著在人類之上。而我說的是,它不在我們之上或之下,而是“他者”(Other)。就像《星際迷航》裡的斯波克,它是外星智能,但它比柯克船長更優越嗎?不,它只是不壹樣而已。
智能不是壹個向上的階梯,“超級AI”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隱喻。它們是不同的物種,是異類的,不在我們之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