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8-01 | News by: 爱范儿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90后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2012 年,Dylan Field 从布朗大学辍学时,他可能没想到,自己会在十三年后带着一款「用浏览器画图」的设计工具,敲响纳斯达克钟声。
7 月 31 日,协作设计软件公司 Figma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首日表现令人瞩目。开盘价即飙升至 85 美元,较发行价上涨逾 157%。盘中最高一度冲至 124.63 美元,涨幅达到 277.7%,最终收于 115.50 美元,较发行价上涨约 250%。
这一惊人的涨幅,创造了美国资本市场的新纪录——Figma成为史上首个募资超过 5 亿美元且首日股价涨超三倍的大型 IPO。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 IPO 采用了拍卖式定价,以满足超额的市场需求。根据报道,Figma 的 IPO 获得了 40 倍以上超额认购,投资者认购热情空前高涨。
「年度最受瞩目 IPO 之一」,实至名归。
人前显贵,背后不易
如此现象级的 IPO,实际上并不是一帆风顺。
Figma 选择此时 IPO,背后有着一段波折的战略博弈史。在 2022 年 9 月,创意软件巨头Adobe宣布将以 200 亿美元 收购 Figma,这一消息一度震动业界。
Adobe 看中了 Figma 在 UI/UX 设计领域的崛起——Figma 以云端协作彻底改变了传统设计流程,甚至导致 Adobe 自家的 XD 等产品节节败退。然而,这桩备受瞩目的并购很快遭遇全球反垄断监管的严审。
最终,在漫长的审查后,Adobe 于 2023 年末被迫放弃了这笔交易,支付了 10 亿美元的分手费。Adobe 首席法务官公开承认,在欧洲他们看不到通过审查的明确途径,只能作罢。
收购告吹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一夜之间少了一个 200 亿美元的退出选项,早期投资者原本唾手可得的回报落空,不免头疼。另一方面,Figma 赢得了继续独立发展的机会,可以在更理想的市场时机寻求上市。
三年之后才启动 IPO,有没有赌的成分?有一点,但没关系,Figma 自身,有着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战略定力。
从产品形态看,Figma 是一款云端协作设计工具,核心卖点是多人实时协同的设计与原型制作。创始人 Dylan Field 当年提出的愿景是:「让设计像 Google 文档一样协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