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2 | 來源: RFI 華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關稅 | 字體: 小 中 大
無法掌控特朗普關稅20%意圖 台灣企業加快拓展歐洲市場 https://t.co/sFr25khMRn pic.twitter.com/Qv0etuVf7p—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August 2, 2025
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31日公布台灣對等關稅稅率從32%降到20%,將於8月7日正式生效。然而,台灣總統賴清德8月1日表示,這並非台灣談判的最終目標,後續談判將爭取對台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對於關稅仍充滿不確定性,台灣企業也決定加快腳步把市場擴展到其他國家。此外,《華爾街日報》社評針對美台關系指出,特朗普很可能想要拆解“莫斯科—北京軸心”,跟習近平談壹場“大交易”。
台灣總統賴清德稱,20%的稅率雖低於之前宣布的32%水平,但並非台灣的目標,他稱之為臨時稅率。他周伍表示:“在後續的談判中,我們希望能爭取到更有利、更合理的關稅稅率。”
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對台貿易逆差為740億美元。
路透社周伍(8月1日)報道稱,在台北世貿舉辦的人工智能展覽「AI WAVE SHOW」,卡德爾公司(Qadir Corporation)執行長Collun Wang表示,“我們從事自動化技術的生產業務,目標市場是技術先進、勞動成本較高的地區。” 他並補充,“我們壹直有計劃要將業務拓展到北美或歐洲。因為已有合作伙伴的關系,我們會先從東歐,比如波蘭開始。而針對美國市場,受到關稅影響,我們將重新調整原有規劃。如果美國的關稅水平維持在高檔,我們可能會考慮加快拓展腳步,或者尋找新的合作伙伴。”
另壹位參展的王先生表示,“壹切都取決於最終的關稅稅率。如果稅率維持在20%,對工具機制造、機械和紡織產業將會是很大的打擊,而這樣的影響也可能會以不同程度波及到其他產業。” 他進壹步解釋,“所以最終還是要看關稅最後訂在哪裡,台灣要對美國開放哪些市場、我們又需要在美國投資什麼。到那時我們才會知道真正的影響。”
據台灣經濟部分析數據顯示,對台灣而言,沖擊最明顯的伍大產業為:工具機、模具、塑料制品、飲料食品、電子材料。這伍大產業不僅面臨出口競爭力下滑壓力,更須同步應對新台幣升值與未來潛在稅制迭加效應。
英美媒體如何看
值得觀察的還有,美國對台灣出口美國的商品稅率目前比日本、韓國、歐盟,甚至是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都還要高的20%。據特朗普剛簽署的行政命令,以及《金融時報》與《路透》等分析,這是因為台灣與華盛頓顯然沒能達成貿易協議。
此外,《華爾街日報》看待美台關系則更為悲觀。該報在7月31日的社論中指出,特朗普很可能想要拆解“莫斯科—北京軸心”,跟習近平談壹場“大交易”。
這篇社論指出,美中貿易談判代表在瑞典的談判,很可能不只涉及貿易協定,更包括雙方關系“更深層的進展”——特朗普很可能正在尋求更大的外交突破,阻止中國支持俄羅斯。尤其在俄烏戰爭始終無法透過談判解決,這讓特朗普感到非常沮喪。他已經改變了武裝烏克蘭的政策、設定實施新制裁的最後期限,除此之外,特朗普可能開始相信,阻止俄羅斯的關鍵在於剝奪中國對莫斯科支持。-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