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9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8月1日至7日,受黨中央、國務院邀請,60位來自高科技領域、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專家和基礎研究領域青年人才等齊聚渤海之濱,參加北戴河休假活動。本次休假活動以“建功新時代”為主題,旨在勉勵專家們感懷山河壯美、厚植家國情懷,矢志報國、埋頭苦幹,奮力攀登新高峰、續寫時代新篇章。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8月8日晚間,新華社發布了文章《建功新時代,逐夢向未來——黨中央、國務院邀請優秀專家人才代表北戴河休假側記》,介紹了多位參加今年北戴河專家暑期休假的專家、學者。
新華社報道提到,“休假是組織安排的‘強制休息’,這裡的環境貼心,服務周到,處處彰顯著溫情關懷,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才的珍視和尊重。”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錢乘旦說。
公開資料顯示,錢乘旦,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創始院長、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錢乘旦主要著作包括:《在傳統與變革之間》《工業革命與英國工人階級》《西方那壹塊土》等;主編《新世界史綱要》《世界現代化歷程》(10卷)《英國通史》(6卷)《英帝國史》(8卷)等。他還曾擔任中央電視台12集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的學術指導。
作為量子科技領軍者,中國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接到休假邀請時仍奮戰在國家重點研發任務壹線。多年來,他率領團隊持續突破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核心技術,推動我國在該領域進入國際領先梯隊。“這份關懷彰顯黨和國家愛才重才之情,更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科技工作者使命的召喚。”潘建偉說。
潘建偉,1970年3月生,浙江東陽人,實驗物理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奧地利科學院外籍院士。潘建偉主要從事量子光學、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檢驗等方面的研究。作為國際上量子信息實驗研究領域的主要開拓者之壹,他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多光子糾纏操縱等研究方向的系統性創新工作使得量子信息實驗研究成為近年來物理學發展最迅速的方向之壹。
新華社報道介紹,深圳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寧表示,很多歸國人才由於先前在國內缺乏長期積累與熟悉的環境,在工作和生活上可能面臨獨特挑戰。因此,為他們“提供精准支持,加速融入與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感到國家正致力於系統化解決海外人才的引進、留用與發展問題,為人才發展打造最適合的舞台。”她認為,“當前我國正處於人才大展身手的黃金機遇期,各類人才歸國創新創業‘天時地利人和’。”
顏寧,1977年11月生,山東濟南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和人類疾病相關的轉運蛋白與離子通道研究,以及對脂類、糖類等物質的研究;曾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求是傑出科學家獎、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以及中國青年伍肆獎章、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
中國長城博物館依偎於角山長城懷抱,與連綿蒼翠渾然壹體。8月4日上午,專家們來到這裡參觀。展廳中,壹件件珍貴文物,訴說著長城的千年歷史,勾勒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圖譜。
站在博物館內巨型玻璃窗前,蜿蜒雄偉的角山長城盡收眼底。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原社長汪家明深有感觸:“長城不僅是磚石壘砌的屏障,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作為當代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知識分子,為鑄就中華民族的精神長城添磚加瓦,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公開資料顯示,汪家明出生於1953年,筆名汪稼明,山東青島人,著名出版家,1982年畢業於曲阜師范大學,曾任山東畫報出版社總編輯、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社長等職,因策劃出版“老照片”叢書聞名。
休假活動不僅為專家們提供了短暫的休憩,更創造了壹個跨界交流的平台。乘車途中、餐敘時分,或是在庭院林蔭下、海灘漫步間,專家們在放松身心的同時,交流思想、分享收獲。
在激烈角逐的人工智能前沿領域,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周伯文深入剖析:“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關於它的競爭,本質上是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競爭。當前,亟需通過重大組織模式創新,發現、選拔,並培育出壹批戰略科學家。”
周伯文系IEEE Fellow、中國人工智能學會(CAAI)會士,從事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核心前沿技術的研究、應用及產業化超過20年,研究領域包括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內容理解與生成、知識表征與推理、人機對話、可信賴AI等,及其在產業化、數智化的應用。周伯文是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能傑出貢獻獎獲得者。-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